基于分层法模拟光学薄膜的导纳轨迹图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层法模拟光学薄膜的导纳轨迹图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分层法与传输矩阵法,从理论上模拟了双层减反膜、3层减反膜以及周期性多层膜的导纳轨迹图,并且分析了减反膜与具有高反射率的周期性多层膜的导纳轨迹图特性.结果表明,减反膜的导纳图终点接近于导纳轨迹图实轴上与入射介质导纳值相同的点,而周期性高反膜的导纳图终点却接近于实轴上0点或无穷大.
[Abstract]:Using hierarchical method and transfer matrix method, theoretically simulated double 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 3 layer antireflection coating and periodic multilayer admittance locus, and analyze the admittance locus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eriodic multilayer film and film with high reflec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tireflective film guide region end point close to the admittance locus on the real axis and the incident medium admittance to the same value, and the periodic admittance diagram end point of high reflection films is close to the real axis 0 or infinity.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47241)
【分类号】:O484.41
【正文快照】: 0 引言光学薄膜常用作减反膜、高反膜,是光学仪器重要光学参数的调控器件[1-2].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空间周期性,结构相对自由、改动空间大,易于结合等优点,光学薄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尖端领域.导纳轨迹的求解与模拟是研究多层薄膜系统性质的有力工具,表示方式直观简便,在分析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5期
2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4期
3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5期
4 ;薄膜光学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6期
5 ;光学薄膜设计最新理论与技术动态高级讲习班[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01期
6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2期
7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3期
8 ;光学薄膜参数测试[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4期
9 ;投身于光学薄膜的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8期
10 王晓峰;;光学薄膜专题及其他[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开;罗崇泰;王多书;陈焘;;光学薄膜优化设计——非线性单纯性优化算法的应用[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志宇;曹一鸣;王小辉;卫红;周鸿飞;;常用光学薄膜设计软件功能比较[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姚兰芳;沈军;汪国庆;吴广明;吴兆丰;王珏;;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光学薄膜[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志国;熊胜明;张云洞;;激光量热法测量红外光学薄膜吸收[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洪冬梅;朱震;刘国喜;;激光器使用的光学薄膜[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汶伟;;光学薄膜在照明领域的应用[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殷华;黄伟;张云洞;;光学薄膜附着力测量方法[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尤大伟;;制备光学薄膜的离子源技术[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永利;张锦龙;程鑫彬;王占山;;一种测量光学薄膜光谱特性的新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0 王瑞生;阴晓俊;于振毅;徐秋玲;宋姝;高琳琳;高鹏;费书国;;光学薄膜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标准的发展及新国标内容简介[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建华;我国光学薄膜产业期待厚积薄发[N];中国质量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淮宇;中国光学薄膜在这里强势崛起[N];中国航天报;2014年
3 记者 翁国娟;国产高档光学薄膜比肩国际[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罗清岳;光学薄膜制程技术与应用[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张效;光学薄膜工艺技术向纳米级发展[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6 余卫华;富士胶片计划增产液晶用光学薄膜三成[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赵芮 孙晓青 李湘虹;他从“千人计划”中脱颖而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荣超;中光学欲“影”响世界[N];人民邮电;2010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李小平;康得新有望替代三星供货京东方[N];证券时报;2011年
10 常建龙 王婧 郝晓丽;徐耀:光学薄膜领域的探索者[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烽;新型功能光学薄膜的磁控溅工艺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白胜元;光学薄膜设计及其在光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1年
3 薛晖;光学薄膜光学特性检测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孙雪铮;光学薄膜中超棱镜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韩军;光学膜厚宽带监控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戴罡;毫秒脉冲激光致薄膜光学元件损伤特性测试与数值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郭春;真空紫外光学薄膜制备及其性能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8 张淑敏;清洗技术和平滑层对极紫外多层膜基底粗糙度的影响及表面表征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PECVD技术制备光学薄膜损伤特性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2 苏朝辉;电弧源制备光学薄膜的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兴;原子层沉积复形性在光学薄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4 胡智宏;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光学薄膜的制备与传感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闫庭辉;基于ARM的显微成像对光学薄膜的缺损检测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安俊寰;光学薄膜激光损伤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凌光鹏;短脉冲及飞秒脉冲对光学薄膜的损伤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邓洪祥;高功率激光作用下光学薄膜的场损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杨富;10.6 μm激光辐照下光学薄膜热畸变和微弱吸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冯志荣;光学薄膜的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2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43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