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长城等古建筑探测的NMR探测器的磁体设计
本文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单边 磁体 磁场 出处:《波谱学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古建筑是世界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本文提出利用便携式核磁共振(NMR)装置来探测研究这类古建筑的建筑材料,在不对其造成损伤的基础上,发掘其隐含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相关的丰富信息.为此,作为第一步,设计了适合于探测这类古建筑的便携式单边NMR探测器组合式磁体.该探测器的磁体结构以semi-Halbach为基础,通过不同磁体模块间的组合得到对应移动探测模式、长距离探测模式和均匀磁场探测模式的磁体结构.随后根据优化结果,设计加工了磁体组件,并采用该磁体进行了流体、长城城砖和现代红砖的NMR实验,实测结果与模拟一致.该组合式磁体的优点在于通过不同磁体模块组合,实现了多种探测方式,适用于探测长城等这类古建筑物需要多种探测模式的科学研究.
[Abstract]: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represented by the Great Wall is a treasure of the world and a symbol and prid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is paper, a portabl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device is proposed to detect and study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f these ancient buildings, without causing damage to them. For this reason, as a first step, a portable one-sided NMR detector combination magnet suitable for detecting such ancient buildings was designed. The structure of the detector is based on semi-Halbach.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agnet modules, the corresponding magnet structures of moving detection mode, long range detection mode and uniform magnetic field detection mode are obtain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optimized results, the magnet assembly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nd the fluid is carried out by the magnet. The NMR experiments of the Great Wall city brick and modern red brick show that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The advantage of the combined magnet is that it realizes a variety of detection method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agnet modules. It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such ancient buildings as the Great Wall and so 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Harvard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27812,41674137) “111计划”资助项目(B130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64052)
【分类号】:O482.532;TU19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希安,沈联芳,高原,倪嘉缵;用NMR双谱仪方法研究稀土离子的磁化率[J];波谱学杂志;1986年03期
2 吴立军,相婷,刘铁汉,李麦香,高之扬,孟祥兰;菖蒲醇酮立体结构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1998年03期
3 尚玉俊,赵天增,刘宏民,吴鸣建,傅经国,谢亚雄;苦皮藤水解产物中的β二氢沉香呋喃倍半萜多醇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2002年02期
4 崔万秋,邱建荣;Li_2O-B_2O_3-P_2O_5系统非晶态混合骨架效应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7年01期
5 张殿坤,李玉桂,王国洪,缪方明,刘小兰;有机磷化合物的NMR研究——Ⅱ0,0—二烷基膦酸酯的~1H、~(13)C和~(31)PNMR谱[J];波谱学杂志;1988年02期
6 徐峻;多维NMR结构测定和解析中的模糊图论应用[J];波谱学杂志;1995年04期
7 乔爱新,赵新,李丽云,刘午阳;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NMR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8 江忝益,张志亮,杨宪斌,闵吉梅;8,2’-O-环化-9β-D-腺嘌呤阿拉伯糖苷的NMR及结构研究[J];波谱学杂志;1991年02期
9 晏欣,王德华,钱保功;聚合物侧基NMR弛豫相关函数[J];波谱学杂志;1990年02期
10 杨晓艳;吴香玉;安艳捧;唐惠儒;;吲哚丙酮酸的酮-烯醇互变异构化的NMR研究[J];波谱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勤;杨春晖;葛泽梅;李润涛;崔育新;;NMR确定一类新的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章宪权;邬学文;潘麟章;吴肖令;田丰;;Na_2O-B_2O_3-V_2O_5系玻璃中~(11)B、~(51)V的NMR研究[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3 周子南;孝延文;高新风;景凤英;戴莹琨;吴盛容;;聚甲基丙烯酸乙酯链结构的NMR研究[A];第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2年
4 刘堂宴;傅容珊;肖立志;;球管孔隙模型的NMR弛豫特征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铁红;韩文慧;孙平川;丁大同;;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固体NMR研究[A];2003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孙平川;;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固体NMR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刘思敏;吴晓军;程功臻;;新型含二苯基甘脲单元的氮杂大环NMR[A];第十三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周波;陈志华;戴静秋;贾志胜;杨立;刘中立;;绿茶中两种新的没食子酸类衍生物的2D NMR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石和平;;固态聚合物中增塑剂的~1H NMR直接测量[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10 吴达旭;施继成;卢葛覃;康北笙;;含手性膦配体的铑化合物的NMR研究[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钱芬;T-2毒素影响动物代谢组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5年
2 马海昊;棉铃虫甾醇载体蛋白-2的NMR结构及启动子转录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利民;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域结构、分子动力学和相互作用的固体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4 刘爱红;表面活性剂及水溶性功能高分子的NMR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5 曹琛_g;缬沙坦与类膜介质的相互作用及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NMR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强;基于脂肪酸及~1H-NMR特征标志物的有机猪肉溯源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邹友龙;沉积岩石重构及孔隙尺度NMR响应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刘岩;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敌敌畏对金鱼的毒性及作用机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4 常付彬;NMR测井仪传感器分析及其噪声匹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唐冰雯;基于NMR的代谢组学对甘遂毒性机制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2年
6 李俊健;基于NMR的代谢组学对甘遂甘草配伍减毒机制的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4年
7 闫秀玲;聚合物辐照效应的NMR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8 季丹红;双过氧钒化合物与吡啶类配体相互作用的NMR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9 程一鑫;超声波对高甲氧基果胶NMR转折点蔗糖浓度及其结构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4年
10 王琳琳;聚合物弛豫行为的NMR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2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155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