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偏振不敏感的分形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发布时间:2020-06-21 13:47
【摘要】: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s,简称SNSPDs)探测效率高(90%),时域抖动小(15 ps),计数率高(100 Mcps),这些优越性能使SNSPD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虽然SNSPDs性能优良,但是传统器件结构——回形纳米线——使得SNSPDs的探测效率偏振敏感,即:器件的探测效率与入射光子的偏振态有关。为了解决SNSPDs探测效率偏振敏感这个问题,本论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分形纳米线结构的SNSPDs,几乎完全消除了SNSPDs的偏振敏感性。具体而言:设计并加工了线宽为100 nm、占空比为1:2、基于皮亚诺分形曲线的SNSPDs,光敏区为10?m×10?m,且集成了光学微腔。在基础温度为2.6 K的Gifford-McMahon闭循环制冷机中,测得1550 nm波长处的最大器件效率为41.7%,偏振敏感度(定义为偏振最大器件效率与偏振最小器件效率的比值)为1.04。作为对比,在同一芯片上加工的相同占空比的回形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偏振敏感度测量值为1.74。除了几乎完全消除了探测效率的偏振敏感性,使得SNSPD对不同偏振态的光子的探测效率几乎是相同的,本论文提出并实现的分形SNSPDs相比于过去具有低偏振敏感度的SNSPDs还有如下额外的优点:(1)不仅对光纤中的基模偏振不敏感,对少模光纤中的高阶模式也偏振不敏感;(2)偏振不敏感性不依赖于光的入射空间模场与器件光敏区的高精度对准;(3)无论多晶超导材料(如NbN,NbTiN)还是非晶超导材料(如WSi)都可以用这种器件结构实现偏振不敏感的SNSPD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572.212
【图文】:

等效电路图,纳米线,等效电路图,探测器系统


探测器系统等效电路图。图中 Ib为偏置电流置通过,高频信号截止;Cbt为偏置 T 中的电容是单光子探测器纳米线等效电感;S 为虚拟等为超导态,等效为 S 闭合,当纳米线被触发 Rn。Rs为外电路等效电阻,一般为 50 ,可通入示波器或计数器等电压信号分析仪器进

过程图,纳米线,单光子探测,过程


其它关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机理模型也存在,也只能解释部分实验结果。图1-2(a)为初始载有略小于临界电流的偏置电流 Ib的纳米线,当光子入射到纳米线上并被纳米线吸收[图 1-2(b)]后,由入射点开始发生准粒子扩散,纳米线中超流L CbtLkRsRnIb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利用单光子成功再现图像信息[J];物理通报;2007年02期

2 吴青林;刘云;陈巍;韩正甫;王克逸;郭光灿;;单光子探测技术[J];物理学进展;2010年03期

3 张忠祥;韩正甫;刘云;郭光灿;;超导单光子探测技术[J];物理学进展;2007年01期

4 邢蕴芳,肖麟生;单光子时间分辨在线谱仪系统中的接口电路[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9年01期

5 党利宏;庞雄昌;刘强;;单光子卫星的量子通信噪音影响与干扰问题[J];信息系统工程;2016年12期

6 汪琛;徐智勇;汪井源;耿常锁;赵继勇;;基于单光子检测的无线光通信关键技术[J];军事通信技术;2015年03期

7 艾青;万钧力;;基于信道容量的单光子探测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8 张凤;陈福恩;王治强;刘薇;;单光子捕获概率仿真计算方法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4期

9 张雪皎;万钧力;;单光子探测器件的发展与应用[J];激光杂志;2007年05期

10 尤立星;申小芳;杨晓燕;;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件的单光子响应[J];科学通报;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顺;霍娟;王鹏程;董鹏;杨然;李明飞;;可用于机载远程探测的单光子测距技术研究[A];2017量子信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2 魏正军;王金东;郭健平;郭邦红;张智明;廖常俊;梁瑞生;刘颂豪;;无源抑制模式单光子探测器的时间特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3 武愕;池英芝;陈耿旭;夏慷蔚;曾和平;;表面等离子体增强的单光子产生[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4 吴光;;单光子探测技术在激光测绘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5 陈希浩;翟艳花;张达;吴令安;;单光子探测器量子效率的自绝对标定[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吴青林;刘云;韩正甫;戴逸民;郭光灿;;单探头量子随机码发生器[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刘雪峰;姚旭日;蓝若明;王超;翟光杰;;压缩感知单光子成像的超灵敏能力及其量子极限[A];第十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6年

8 武愕;汤瑞凯;李雄杰;吴文杰;潘海峰;曾和平;;近/中红外单光子频率上转换及成像[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9 魏正军;王金东;张智明;;红外单光子探测器实际安全性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10 石剑虹;朱泳超;杨莹;曹飞;李虎;曾贵华;;基于单光子探测器的三维计算关联成像[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毛黎 董映璧;美利用单光子成功编存与再现图像信息[N];科技日报;2007年

2 张巍巍;利用激光可快速高效创建单光子[N];科技日报;2012年

3 张巍巍;用单光子成功实现两个单分子间通讯[N];科技日报;2012年

4 曾尧 徐文;单光子探测:让未来空天战场更透明[N];解放军报;2012年

5 记者 毛黎;单光子波长转换首次实现[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吴长锋 通讯员 杨保国;世界首个单光子空间结构量子存储器诞生[N];科技日报;2013年

7 张巍巍;单光子可为光学信息传输服务[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陈丹;荷兰开发出可“雕刻”单光子纳米装置[N];科技日报;2014年

9 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南京大学单光子紫外探测研发获重大突破[N];江苏经济报;2014年

10 刘霞;科学家研制出首块单光子路由器[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量子密码协议设计与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蒋文浩;高性能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郑帆;高效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结构设计[D];南京大学;2017年

4 谢鸿;基于腔光力系统的量子相干操控[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5 钱鹏;冷原子系统中单光子的量子干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云;红外单光子探测器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武愕;基于金刚石镍氮色心的单光子源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晓波;单光子调制光谱与成像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任e

本文编号:2724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24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