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FL-CSR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精密谱的理论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5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概述
1.2 双电子复合过程
1.2.1 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物理图像
1.2.2 DR过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3 DR过程的实验方法
1.2.4 DR过程的理论方法
1.3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基于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方法(RCI)的双电子复合计算
2.1 Flexible Atomic code(FAC)简介
2.2 理论方法
2.2.1 波函数与哈密顿量
2.2.2 局域中心势的选择
2.2.3 Dirac方程的求解
2.2.4 角向积分和哈密顿矩阵元
2.2.5 径向积分
2.2.6 辐射跃迁速率
2.2.7 自电离速率
2.3 双电子复合过程的计算公式
2.4 本章小结
5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第三章 类锂Xe5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双电子复合谱:精细结构计算
3.3 高里德堡态的能量和共振强度
3.4 本章小结
7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第四章 类锂W71+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能级与辐射跃迁
4.3 双电子复合谱
4.4 高里德堡态的能量和共振强度
4.5 等离子体速率系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相对论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R-R-Eigen)的双电子复合计算
5.1 引言
5.2 理论方法
5.2.1 准完备基方法准备靶态
5.2.2 本征通道R矩阵方法
5.2.3 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MQDT)
5.2.4 面向DR过程的共振位置、自电离和辐射跃迁过程
5.3 本章小结
13+离子1.5+分波的理论研究'>第六章 类硼Ar13+离子1.5+分波的理论研究
6.1 引言
6.2 散射矩阵即MQDT参数的计算
6.3 束缚能级与散射矩阵精度
6.4 自电离态的共振位置及线宽
6.5 本章小结
14+离子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研究'>第七章 类铍Ar14+离子电子-离子复合过程的研究
7.1 引言
13+离子2.5+分波的理论研究'> 7.2 类硼Ar13+离子2.5+分波的理论研究
7.2.1 MQDT参数
7.2.2 束缚能区JHANGZ图
7.2.3 自电离能区JHANGZ图
14+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共振谱'> 7.3 Ar14+离子的电子-离子复合共振谱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简历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波,郑志坚,朱正和;类铍钛离子态-态双电子复合速率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4期
2 贾宝琳;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0年S1期
3 焦荣珍;冯晨旭;张茹;;类锌金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4 陈波,朱正和;高离化金离子态-态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J];物理学报;2003年09期
5 王建国,邹宇,常铁强;作为两个独立过程的双电子复合理论[J];物理学报;1997年11期
6 董晨钟,王建国,屈一至,赵仪,陈冠英;类氦碳离子双电子复合截面的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S1期
7 梦令杰;;CSRm首次双电子复合实验(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11年00期
8 叶安培,朱正和,谭明亮;W~(71+)离子态─态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5年03期
9 李家明;双电子复合逆过程的多通道理论[J];物理学报;1983年01期
10 董晨钟,邹宇,王建国,李家明;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 通道的变化特性[J];物理学报;199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豆丽君;HIRFL-CSR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精密谱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9年
2 杨天丽;金等离子体高离化离子双电子复合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盛勇;镁、铝类氢类氦类锂双电子复合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4 陈卫东;高精度高压分压仪及其在双电子复合共振能量精密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徐卫青;强关联离子体系双激发态的精细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满倩倩;W~(66+)-W~(60+)等核系列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高迎辉;高Z元素类锂离子2p_(3/2)-2s_(1/2)跃迁及高电荷态铜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丁军顺;钨和金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冉贞贵;高离化离子的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旭东;类铑金和钨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周莉;电子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的双电子复合与碰撞激发过程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张洋;类镍等电子系离子双电子复合与共振激发过程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孟凡昌;高电荷态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李麦娟;钨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张义钊;高离化态钨离子双电子复合过程的相对论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89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88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