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NASICON结构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
发布时间:2021-07-20 11:33
白光LED(发光二极管)因其具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目前商用白光LED的主要制作方案是采用LED芯片搭配荧光粉的电-光-光转换方式。由此可知荧光粉对白光LED器件的寿命、色温和显色指数等重要参数影响很大。特别是红色荧光粉,如何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等性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研发新型的稀土掺杂红色荧光粉。(1)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a3Zr2Si2PO12:Eu3+荧光粉。详细研究了Eu3+掺杂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在394 nm的激发下,发射出591nm橙光和619nm红光,最佳掺杂浓度是24%。浓度猝灭机理归因于电四极-电四极相互作用,热猝灭激活能0.504 eV。采用Li2CO3作为电荷补偿剂,发光强度显著增强。通过组合Na2.76Zr2Si2PO12:0.24 Eu<...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原理
图 2-1 样品制备流程图Fig. 2-1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samples之后将研磨均匀的样品放入马沸炉中 400 ℃保温 5 小时的预烧,等待随炉温度降到室温,将样品拿出,进行研磨均匀后,放入压片机中在 20 MPa 压力下保持 15 min,将样品放入刚玉方舟中,做好标记顺序,放入马沸炉中随炉升温至 1100 ℃,进行保温 5 小时,等待温度随炉下降至室温,将样品取出,放入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研磨结束之后,再次放入压片机中 20 MPa 下 15 min,取出样品放入马沸炉中随炉升温至 1200 ℃,保温 6 小时。之后随炉降温至室温,将样品取出,研磨均匀。装入样品袋待测试。
样品 Na3-xZr2Si2PO12: xEu3+(x=0, 0.01, 0.16, 0.24, 0.32, 0.40, 0.48 and 0.56) 与标准卡片的 X图 XRD patterns ofNa3-xZr2Si2PO12: xEu3+(x=0, 0.01, 0.16, 0.24, 0.32, 0.40, 0.48 and 0.56) sampand standard XRD patter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K2MgSiO4∶Eu3+,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J]. 沈玉玲,万英,叶颖,王庆玲,艾尔肯·斯地克. 光子学报. 2019(02)
[2]Na1.3Ca0.4-xSrxPO4:0.3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J]. 孔仕进,张占辉,彭伟康,齐同刚,黄志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8(06)
[3]Eu3+掺杂量对Gd2-xWO6:xEu3+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J]. 汪文豪,曹仕秀,韩涛. 中国稀土学报. 2018(06)
[4]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J]. 刘丽露,戚兴国,邵元骏,潘都,白莹,胡勇胜,李泓,陈立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05)
[5]紫外激发GdNbO4:Tb3+色度可调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J]. 张璐,易双萍,赵韦人,胡小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05)
[6]Ba3Y(PO4)3:Sm3+,Eu3+红光荧光粉的发光和能量传递的研究[J]. 黄保裕,罗莉,王银海,韩春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02)
[7]稀土发光材料中的能量传递与发光颜色调控[J]. 李凯,连洪洲,尚蒙蒙,林君. 中国稀土学报. 2017(01)
[8]我国照明用电量的调查分析[J]. 郑炳松,高飞,郭兴翠. 中国照明电器. 2016(10)
[9]CaAlSiN3:Eu2+红色荧光粉的常压氮化制备及发光性能[J]. 刘文全,朝克夫,武文杰,包富泉,周炳卿. 物理学报. 2016(20)
[10]白光LED用(YxGd1-x)(P,W)O4:Eu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J]. 李波,王育华,沈雷军,王忠志,高乐乐,周永勃. 中国稀土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能量调控的高显色白光LED用YAG:Ce3/R(R=Pr3+,Cr3+)荧光粉的研究[D]. 王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1
硕士论文
[1]Eu3+,Sm3+/Tb3+共掺杂双钼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D]. 王银龙.广西大学 2018
[2]Mn4+掺杂镓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D]. 周益羊.广东工业大学 2018
[3]稀土掺杂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研究[D]. 陈均华.广东工业大学 2016
[4]阳离子掺杂对氟锗酸镁红色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D]. 苑琳琳.天津理工大学 2015
[5]稀土离子掺杂纳米结构材料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研究[D]. 岳丹.郑州大学 2015
[6]稀土铕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D]. 戴强钦.广东工业大学 2011
[7]近紫外光LED芯片用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田晶.河北大学 2008
[8]广谱高效和宽频响应的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其水处理功能化[D]. 孙剑.山东大学 2007
[9]掺杂ZnO红色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D]. 康明.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2744
【文章来源】: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原理
图 2-1 样品制备流程图Fig. 2-1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samples之后将研磨均匀的样品放入马沸炉中 400 ℃保温 5 小时的预烧,等待随炉温度降到室温,将样品拿出,进行研磨均匀后,放入压片机中在 20 MPa 压力下保持 15 min,将样品放入刚玉方舟中,做好标记顺序,放入马沸炉中随炉升温至 1100 ℃,进行保温 5 小时,等待温度随炉下降至室温,将样品取出,放入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研磨结束之后,再次放入压片机中 20 MPa 下 15 min,取出样品放入马沸炉中随炉升温至 1200 ℃,保温 6 小时。之后随炉降温至室温,将样品取出,研磨均匀。装入样品袋待测试。
样品 Na3-xZr2Si2PO12: xEu3+(x=0, 0.01, 0.16, 0.24, 0.32, 0.40, 0.48 and 0.56) 与标准卡片的 X图 XRD patterns ofNa3-xZr2Si2PO12: xEu3+(x=0, 0.01, 0.16, 0.24, 0.32, 0.40, 0.48 and 0.56) sampand standard XRD pattern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K2MgSiO4∶Eu3+,Tb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J]. 沈玉玲,万英,叶颖,王庆玲,艾尔肯·斯地克. 光子学报. 2019(02)
[2]Na1.3Ca0.4-xSrxPO4:0.3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J]. 孔仕进,张占辉,彭伟康,齐同刚,黄志良.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8(06)
[3]Eu3+掺杂量对Gd2-xWO6:xEu3+红色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J]. 汪文豪,曹仕秀,韩涛. 中国稀土学报. 2018(06)
[4]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J]. 刘丽露,戚兴国,邵元骏,潘都,白莹,胡勇胜,李泓,陈立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17(05)
[5]紫外激发GdNbO4:Tb3+色度可调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的研究[J]. 张璐,易双萍,赵韦人,胡小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05)
[6]Ba3Y(PO4)3:Sm3+,Eu3+红光荧光粉的发光和能量传递的研究[J]. 黄保裕,罗莉,王银海,韩春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7(02)
[7]稀土发光材料中的能量传递与发光颜色调控[J]. 李凯,连洪洲,尚蒙蒙,林君. 中国稀土学报. 2017(01)
[8]我国照明用电量的调查分析[J]. 郑炳松,高飞,郭兴翠. 中国照明电器. 2016(10)
[9]CaAlSiN3:Eu2+红色荧光粉的常压氮化制备及发光性能[J]. 刘文全,朝克夫,武文杰,包富泉,周炳卿. 物理学报. 2016(20)
[10]白光LED用(YxGd1-x)(P,W)O4:Eu红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J]. 李波,王育华,沈雷军,王忠志,高乐乐,周永勃. 中国稀土学报. 2015(05)
博士论文
[1]能量调控的高显色白光LED用YAG:Ce3/R(R=Pr3+,Cr3+)荧光粉的研究[D]. 王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1
硕士论文
[1]Eu3+,Sm3+/Tb3+共掺杂双钼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粉的制备、发光性能及能量传递机制的研究[D]. 王银龙.广西大学 2018
[2]Mn4+掺杂镓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D]. 周益羊.广东工业大学 2018
[3]稀土掺杂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研究[D]. 陈均华.广东工业大学 2016
[4]阳离子掺杂对氟锗酸镁红色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D]. 苑琳琳.天津理工大学 2015
[5]稀土离子掺杂纳米结构材料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研究[D]. 岳丹.郑州大学 2015
[6]稀土铕离子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D]. 戴强钦.广东工业大学 2011
[7]近紫外光LED芯片用荧光粉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田晶.河北大学 2008
[8]广谱高效和宽频响应的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表征及其水处理功能化[D]. 孙剑.山东大学 2007
[9]掺杂ZnO红色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D]. 康明.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2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29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