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上四光束光阱的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8 12:35
针对双光束光阱轴向光阱刚度小、捕获稳定性差的缺点,提出利用四光束光阱捕获和操控微粒。采用射线模型对比分析了双光束光阱与四光束光阱在力学特征上的差异,设计制备了四光束光阱芯片。用其捕获半径为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并采用均方位移法对其轴向光阱刚度进行标定。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四光束光阱中轴向光阱的刚度与双光束光阱的横向光阱刚度相当,且远大于双光束光阱的轴向光阱刚度。四光束光阱在保持双光束光阱横向捕获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轴向捕获稳定性,对微纳颗粒的稳定操控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57(1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理论分析
2.1 光阱力分析
2.2 仿真的基本原理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 实验与讨论
3.1 实验条件
3.2 均方位移法标定光阱刚度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于Hg原子光晶格钟的低漂移率超稳腔系统[J]. 付小虎,方苏,赵儒臣,孙剑芳,张晔,徐震,王育竹. 中国激光. 2018(09)
[2]基于4π聚焦系统提高光学捕获稳定性[J]. 徐华锋,崔巍,张洲.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10)
[3]锶光钟Zeeman减速器中截止速度对蓝磁光阱原子数的影响[J]. 韩建新,卢晓同,卢本全,王叶兵,孔德欢,张首刚,常宏. 光学学报. 2018(07)
[4]双光阱法测量光阱横向力场分布[J]. 王忠,李银妹,楼立人,王浩威,龚錾. 中国激光. 2006(02)
[5]四种光阱刚度测量法的实验研究与比较[J]. 龚錾,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邱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5(05)
[6]光阱刚度与实验条件的依赖关系[J]. 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龚錾,邱俊. 中国激光. 2004(11)
本文编号:3630850
【文章来源】: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0,57(1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理论分析
2.1 光阱力分析
2.2 仿真的基本原理
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 实验与讨论
3.1 实验条件
3.2 均方位移法标定光阱刚度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于Hg原子光晶格钟的低漂移率超稳腔系统[J]. 付小虎,方苏,赵儒臣,孙剑芳,张晔,徐震,王育竹. 中国激光. 2018(09)
[2]基于4π聚焦系统提高光学捕获稳定性[J]. 徐华锋,崔巍,张洲.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8(10)
[3]锶光钟Zeeman减速器中截止速度对蓝磁光阱原子数的影响[J]. 韩建新,卢晓同,卢本全,王叶兵,孔德欢,张首刚,常宏. 光学学报. 2018(07)
[4]双光阱法测量光阱横向力场分布[J]. 王忠,李银妹,楼立人,王浩威,龚錾. 中国激光. 2006(02)
[5]四种光阱刚度测量法的实验研究与比较[J]. 龚錾,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邱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5(05)
[6]光阱刚度与实验条件的依赖关系[J]. 陈洪涛,李银妹,楼立人,龚錾,邱俊. 中国激光. 2004(11)
本文编号:3630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630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