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石油装备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05年
本文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语义模型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5年石油装备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05年
由API规范看抽油机用电动机选择
赵允文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对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没有一个统一标准。2004年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提出,石油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修改采标API Spec 11L6《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规范》为石油行业标准。对该标准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标准推荐高、超高转差率电动机的原因,对可靠性和寿命的要求,特别是不同于常规电动机的特殊要求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游粱式抽油机选配电动机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分类号】:TE933
【正文快照】:
引弓,曰 API规范已经成为国际石油行业公认的标准,对驱动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API专门有一个规范^Hs伴。11场川(speeifieation for Eleetrie MotorPrime Mover for Beam Pumping Unit Serviee,以下简称API规范),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油公司均要求供应商提供满足该规范的产品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项复兴;大转差率电动机在抽油机上的应用[J];石油机械;1986年04期
2 白连平,马文忠,杨艳,刘猛,程启华,薄保中;关于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节能的讨论[J];石油机械;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振春,邓立新,王艳华;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及最新进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刘宏,王素玲,张红瑛,胡亚兵,王丽丹;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抽油机载荷特性的合理匹配[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丁宝,齐维贵,朱学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预报的抽油机节能控制研究[J];电子学报;2004年10期
4 许士真,白连平,隋娜;关于游梁抽油机合理驱动和电机节能的讨论[J];石油矿场机械;2005年02期
5 曲刚,孙永兴;抽油机智能化变频控制系统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6 姜建胜,由宏君;游梁抽油机智能调控装置的设计及实现[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7 王朝晋;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与节能[J];石油机械;1987年03期
8 赵之善,赵允文;论抽油机的合理拖动——兼与陈德铭同志商榷[J];石油机械;1988年05期
9 袁谋,白连平;用于游梁抽油机的双绕组串联节能电动机[J];石油机械;2001年05期
10 苏德胜,刘先刚,吕卫祥,丁建林,刘苏,邱晓峰,任永林;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机理综述[J];石油机械;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连光;靳付魁;闫敬东;马利;;抽油机负值功率对电能计量影响的分析与测试[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雁珩;晶闸管控制感应电动机过渡过程的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2 耿大勇;变流器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与谐波抑制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3 欧立生;游梁式抽油机拖动系统变频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4 骆华锋;常规机的技术改造及节能技术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4年
5 谢颖;游梁式抽油机用节能电机工作性能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奎林;抽油用自适应节能电动机的电磁设计及动态过程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文彪;调容防窃电变压器智能控制一体化设计与数值计算[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朱荣东;游梁抽油机增产节能方式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赵继锋;机械运动过程的计算机模拟[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10 陈宏星;基于MATLAB和AHP的电机换向抽油机方案评价与决策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明卿,李勃;抽油机调速电机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1995年02期
2 项复兴;大转差率电动机在抽油机上的应用[J];石油机械;1986年04期
3 赵之善,赵允文;论抽油机的合理拖动——兼与陈德铭同志商榷[J];石油机械;1988年05期
4 萧南平;节能蓄能器及游梁式抽油机节能动力装置[J];石油机械;1997年02期
5 萧南平;对游梁式抽油机节能问题的探讨[J];石油机械;1997年03期
6 赵来军,余国安,齐家昌,职黎光,倪振文,黎若鹏,沈新安,雷绪东,雷建中;变频调速技术在智能化抽油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机械;1998年02期
7 白连平,杨艳,马文忠,康忠健;游梁式抽油机用节能电动机及其控制方法[J];石油机械;1998年03期
8 萧南平;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新途径和节能蓄能器[J];石油机械;1996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陈明星;李佳;席海华;;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1年04期
2 王华实;王萌;李升;;服装GB/T2666—2009标准解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3 梁霄;赵怡晴;李翠平;李仲学;;中国与南非尾矿库安全技术标准的对比[J];标准科学;2010年12期
4 沈园;;塑料管材产品质量状况分析与改进建议[J];质量探索;2011年07期
5 贾业宁;朱曦全;;GJB 1032A《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征求意见稿)修订情况介绍[J];强度与环境;2011年04期
6 徐济安;金长泰;才洪美;;浅谈石油沥青密度测定方法[J];石油沥青;2011年04期
7 蒙爱东;董青松;黄永才;林杨;;广西中药材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的研究与制定[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8 王浪云;;关于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探讨[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1年03期
9 叶显孝;胥波;;工业数据通信技术及其在赤天化的应用[J];贵州化工;2011年04期
10 王婷;毛亮;时家乐;赵龙;;冰葡萄酒酿造工艺标准[J];酿酒科技;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允文;;由API规范看抽油机用电动机选择[A];2005年石油装备技术发展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曹亚首;谷勇;殷瑶;王玉玲;安明超;尤云钊;;麻疯树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李旸;孙学东;胡生辉;张玉萍;;刨花板握螺钉力测试方法比对试验[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曾伟;;煤矿移动式避难舱标准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5 吴若菲;柳建华;沈钰龙;唐前进;宫晓彬;;冷藏集装箱热工性能装置设计[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赵雪梅;;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兆芳;于春林;;实施资源节约标准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冯雨峰;黄扬飞;;浙江省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布局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9 沈立人;;衡器行业推进“绿色制造”之我见[A];称重科技暨第六届称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牟金玲;;环境空气中氯化氢的测定与标准[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中国电子报;2003年
2 ;[N];电脑报;2002年
3 ;[N];电脑报;2004年
4 王静;[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通讯员 胡平;[N];中国船舶报;2003年
6 张可春 孙友 周泽华;[N];中国石化报;2003年
7 ;[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N];人民邮电;2004年
9 明月;[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樊瑾;[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灿;企业经营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万毅;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语义模型与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张玉玲;大型铁路焊接钢桥疲劳断裂性能与安全设计[D];清华大学;2005年
7 赵英华;唐前期东宫官研究(公元618年-713年)[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史晨暄;世界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D];清华大学;2008年
9 于竞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困境 策略 措施[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静;城市住区中住宅环境评估体系指导作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丽;翻译批评的多元互补—兼评《红字》的三个中译本[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爱玲;语篇解码者视角下的语篇连贯标准[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关利;某型标准抛放弹的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付玲;宪政价值标准及我国宪政建设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莉;严重暴力犯罪死缓适用探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陈兵;广西电信市场细分标准的探讨及对营销的启示[D];广西大学;2005年
7 张宁;公益行政诉讼的范围[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文小英;行政征用之公共利益构成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尤殿龙;中小学校长教育技术素养标准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周克兰;汉字数码输入法评价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评价的语义模型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