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400W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10-11 21:33

  本文关键词:400W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短波 光纤 功率放大器 天线调谐器


【摘要】:短波通信在通信领域中具有其他通信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以400W短波通信系统(以下简称为本系统)的开发为背景,以综合通信硬件平台为核心,简要介绍了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及国内为的研究现状,详细地阐述了本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讲解了本系统的主要组成架构及在软硬件上的设计实现,随后在论文的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指标测试方法及结果。本系统是短波系列化电台的一部分。本系统结合现役短波自适应电台使用情况和部队通信保障需求,设计遵循一体化信息传输系统技术体制,在原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电台基础上进行派生研制,主要用于中远距离的短波通信,支持话音、报文、传真和数据等业务传输。本系统由综合通信硬件平台、激励器单元、功率放大器单元、电源单元及天线调谐器等组成,充分借鉴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想。本系统的设计以综合通信硬件平台为核心,通过光纤将数字基带激励信号和控制信号传送给激励器单元,激励器单元对来自综合通信硬件平台的数字基带激励信号进行上变频和放大变换,产生恒定幅度的射频激励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给相应功率等级的功率放大器,完成发信控制信号的变换及对后选器滤波、天线调谐器和功率放大器的控制,组成本系统。
【关键词】:短波 光纤 功率放大器 天线调谐器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短波通信工程背景9-10
  • 1.2 短波通信新技术发展趋势10-13
  • 1.3 本系统的研究意义13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5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15
  • 1.6 论文组成15-16
  • 第二章 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16-19
  • 2.1 技术指标要求16-17
  • 2.2 本系统主要功能17
  • 2.3 环境适应性要求17-18
  • 2.4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软硬件设计实现19-47
  • 3.1 概述19-21
  • 3.2 硬件架构设计21-41
  • 3.2.1 综合通信硬件平台21-34
  • 3.2.2 激励器单元34-37
  • 3.2.3 功率放大器单元37-40
  • 3.2.4 电源单元40-41
  • 3.2.5 自动天线调谐器单元41
  • 3.3 软件架构设计41-44
  • 3.3.1 通用软件平台41-42
  • 3.3.2 应用业务软件42-44
  • 3.4 工作流程介绍44-46
  • 3.4.1 发信工作流程44-45
  • 3.4.2 收信工作流程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系统测试47-61
  • 4.1 技术指标测试47-58
  • 4.1.1 平均功率47-48
  • 4.1.2 谐波抑制48
  • 4.1.3 三阶互调48-49
  • 4.1.4 边带抑制与载波抑制49-50
  • 4.1.5 电压驻波比50-52
  • 4.1.6 模拟灵敏度52
  • 4.1.7 自动增益控制(AGC)52-53
  • 4.1.8 中频抑制比53-54
  • 4.1.9 镜频抑制比54-55
  • 4.1.10 倒易混频55
  • 4.1.11 阻塞电平55-58
  • 4.2 主要功能测试58-60
  • 4.2.1 第三代(3G)及第二代(2G)短波自适应通信58
  • 4.2.2 组网测试58-59
  • 4.2.3 天线开短路测试59-60
  • 4.2.4 电源过压/欠压保护功能测试60
  • 4.3 本章小结60-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67
  • 附件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震洪;;太阳风暴对短波通信系统及设备的影响和应对措施[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2 沈琪琪;;浅谈战术单位短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改造[J];军事通信技术;1982年04期

3 沈琪琪;;浅谈战术单位短波通信系统的技术改造[J];军事通信技术;1983年04期

4 陈雅;短波通信系统中的综合数据处理[J];无线电通信技术;1998年02期

5 左卫;;短波通信系统发展及关键技术综述[J];通信技术;2014年08期

6 林永照,姚金满;新一代多功能短波通信系统方案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00年04期

7 莫世禹;智能化舰船短波通信系统[J];舰船电子工程;2004年04期

8 乔明锋;袁新;;车载短波通信系统可靠性试验研究[J];电子质量;2009年05期

9 薛磊,王可人;一种采用带内扩频技术的短波通信系统[J];无线电工程;1998年04期

10 马哲川;汤晓丹;戴鑫焱;;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的效能评估[J];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广军;任平;李颖;;浅谈短波通信系统的频率自适应技术[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李引凡;;高/中功率短波通信系统的安装与安全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缪明榕;汤建国;陈聪;;短波通信系统雷电防护技术探讨[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潘骏;彭林宁;吴乐南;;一种基于OFDM差分调制的短波通信系统[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骏;彭林宁;吴乐南;;一种基于OFDM差分调制的短波通信系统[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彭隽;李丁山;李鹰;;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短波通信系统设计[A];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与涂装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谦;短波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预失真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冠宏;雷达系统与车载短波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明帅;400W短波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晨辉;国航短波通信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叶吉明;短波通信系统中信道均衡算法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兰治法;新型短波自动链路建立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赵晨辉;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突发波形接收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陈志为;短波通信系统中信道编译码技术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谭震;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数据链路层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文泉;第三代短波通信系统物理层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14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14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c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