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SC-FDE MIMO无线局域网相位跟踪同步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毫米波SC-FDE MIMO无线局域网相位跟踪同步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毫米波无线局域网 SC-FDE MIMO UW 载波频偏 相位噪声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高速率无线通信的需求愈加迫切,拥挤不堪的低频谱资源已很难支撑高速率通信的要求,频谱资源相对丰富的毫米波无线频段因此倍受关注。2012年,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802.11标准化组织根据中国提交的毫米波段成立EEE802.11aj工作组,旨在45GHz实现Gbps速率传输。毫米波频段频率高,因此载波频偏相对较大,也更易受到射频端非线性影响,又因器件工艺限制,毫米波频段也更易受相位噪声影响。相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频域均衡单载波调制(SC-FDE)技术对载波频偏的敏感度较低,峰均比(PAPR)较低,且系统复杂度与OFDM相当,但却降低了对射频端硬件功放的压力,因此是适合毫米波无线通信的传输技术。本文主要讨论SC-FDE技术与多天线技术(MIMO)相结合的毫米波无线局域网通信架构下的载波频偏纠正与相位噪声补偿同步技术,研究内容包括载波频偏和相位噪声的统计模型,SC-FDE与MIMO的结合方案与数据帧格式设计,以及载波频偏和相位噪声的纠正算法等。首先,本文对载波频偏与相位噪声进行统计建模,对常见不同通信系统与应用场景下的相位噪声统计模型进行分析,并具体研究毫米波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j(45GHz)的相位噪声统计模型,对该相位噪声统计模型进行时域和频域的数值仿真,并分析该模型下的相位噪声对高阶调制星座点的影响。载波频偏与相位噪声统计模型为后面章节进一步研究补偿算法提供理论依据。随后,本文提出一种SC-FDE MIMO系统时域训练序列插入方案,该方案可与SC-FDE MIMO发射机中常用的循环移位操作(CSD)和空间扩展操作兼容并存,同时该方案中还提出一种包含时域训练序列的数据帧格式设计,即在每个数据块中均匀插入若干个已知时域训练序列块。时域训练序列的功能与OFDM系统中的导频类似,可在接收端提供已知训练信息并进行相位跟踪。本文提出一种利用该时域训练序列进行载波频偏纠正的线性跟踪与补偿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对载波频偏进行估计与补偿。相对于载波频偏的估计与补偿而言,相位噪声的估计与补偿通常更为复杂。除了载波频偏的线性跟踪与补偿算法,本文还提出一种对相位噪声进行估计与补偿的判决反馈LMS迭代算法。该算法针对IEEE802.11aj(45GHz)相位噪声统计模型,利用相位噪声相邻采样点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特点,通过LMS估计器进行相位噪声估计,逐次迭代进行相位修正。最后,本文研究了将独特字(Unique Word, UW)格式与SC-FDE MIMO系统结合的可行方案。UW是SC-FDE系统中的一种经典时域训练序列插入方式,既可以充当数据块的循环前缀,又可为接收端提供已知训练信息,在不增加开销和额外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系统性能,因此在SC-FDE系统中被广泛利用。但UW难以与MIMO系统直接结合,MIMO系统中常用的CSD和空间扩展等操作都会影响UW的结构,因此本文提出将UW和SC-FDE MIMO系统相结合的方案,将多个时隙的数据符号块或其共轭排成正交或准正交阵实现空间扩展,以取代传统CSD和空间扩展操作,并在此之后插入UW,接收端可通过UW的已知性消除其对正交的影响。对该方案的仿真结果表明,其在完成UW和SC-FDE MIMO结合的同时,还保留了MIMO的优势,实现MIMO的空间分集增益。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5.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忠宇;;脉冲多卜勒雷达中相位噪声的分析和测量[J];宇航计测技术;1986年03期
2 杨静 ,杨盘洪;相位噪声理论与测量综述[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0年06期
3 杜存纲;程控直接数字合成的相位噪声[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Paul Smith;鲜为人知的相位噪声特性[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5年02期
5 陈国龙;相位噪声及其测试技术[J];电子质量;2005年02期
6 陈国龙;相位噪声及其测试技术[J];今日电子;2005年04期
7 严刚峰;黄显核;谭航;谭峰;;混沌分量对相位噪声测量的影响[J];测控技术;2008年09期
8 夏飞飞;张治琴;;相位噪声及其测量方法的探讨[J];电视工程;2009年03期
9 石世怡;;无线广播通信设备的相位噪声与测量[J];广播电视信息;2009年11期
10 贺静波;胡生亮;罗亚松;刘忠;;基于随机微分的相位噪声统计特性[J];中国激光;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辉;杨石玲;张江华;;相位噪声相关对消技术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时勇;许小锋;刘毅;;信号分析仪中的相位噪声测量技术[A];第二十八届中国(天津)2014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吴涛;唐小宏;肖飞;;相位噪声对频率步进雷达的影响仿真[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聂伟;帅涛;刘亚欢;李国通;;相位噪声对卫星信号解调误码率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5 李鹏;米红;郑晋军;陈忠贵;;导航信号相位噪声指标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姜春荣;谢碧华;王兆永;;信号源相位噪声的自动化测试系统[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7 潘光斌;;基于频谱仪的相位噪声测试及不确定度分析[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邓永生;熊蔚明;谢春坚;陈小敏;;相位噪声对BPSK系统误码率的影响[A];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徐伟;鲍景富;廖汗青;刘虹;;DDS噪声分析及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10 李长生;王文骐;詹福春;;射频应用的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研究[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信号源综合分析的高端技术[N];中国电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绍锋;基于异频信号间相位群特征的相位噪声测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李智鹏;非线性电路中相位噪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3 严刚峰;基于动力系统模型的振荡器相位噪声分析的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王艳;反馈式振荡器相位噪声的理论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陈鹏;无线通信中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的估计与消除[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Ibo Mooketsi Ngebani;V-OFDM无线空中接口中的相位噪声分析与补偿[D];浙江大学;2015年
7 马海虹;W波段低相噪锁相频综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井庆丰;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的自适应补偿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约翰(Jean Temga);CO-OFDM系统中相位噪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勇;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性能毫米波平面振荡器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梅;CO-OFDM系统中抑制相位噪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何国军;基于环形振荡器的锁相环相位噪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成斌;X波段抗振频率源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任玉兴;毫米波倍频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福兴;光电振荡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潘明争;S波段低噪声VCO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姗姗;应用于LVDS高速接口的低抖动锁相环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田;相位噪声对60GHz通信系统的影响分析与校正[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汪小娥;低相噪LC振荡器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黄俊;微波光子链路相位噪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65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6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