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2:13
本文关键词:面向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实时 核心网 空口 内容 软件定义网络 端到端时延
【摘要】: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超实时的业务种类繁多,对超实时网络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类似于车联网、物联网、智能电网、远程医疗、移动游戏、紧急事件监控等许多业务都要求传输时延低于50ms,我们将这种类型的业务定义为超实时业务。现有网络环境无法满足超实时业务的时延需求:(1)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下,海量终端产生种类繁多的超实时业务且各个超实时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不同,传统的网络架构无法满足各类超实时业务的时延要求;(2)传统的基于终端的资源申请及分配方式信令交互太多,无法满足超实时业务的端到端的时延要求。本文采用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架构解决了传统网络无法满足各类海量超实时业务的传输需求的问题,一方面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特性使得传统网路中控制面的操作集成在控制器上,减少了传输设备的负载和处理时延,另一方面软件可定义性为实现不同时延要求的超实时业务流拥有不同的超实时控制策略提供了可扩展性。本文提出的资源预留方法解决了传统网络中资源申请及分配方式导致的端到端时延无法满足超实时业务的问题,空口资源预留减少了无线资源申请的时延,核心网资源预留减少了核心网承载建立的时延。另外,本文采用了以内容为中心网络中以内容分类的思想,解决了海量终端的资源预留问题,通过以内容分类实现终端的聚类操作,通过内容进行资源预留和匹配转发。软件定义网络架构的引入减少了网络传输设备上的处理和转发时延,空口资源预留减少了无线资源申请及分配时延,核心网资源预留减少了核心网承载建立时延,通过内容进行资源预留和匹配转发减少了传输设备上的匹配转发时延,通过资源预留在端到端之间建立了一条虚电路,减少了端到端的时延,从而满足超实时业务的时延要求。虽然为超实时内容预留了资源,但是由于参与竞争使用预留资源传输数据的终端数量很多,而且单位的预留资源能够承载的终端的数量有待探讨,所以本文中针对无线预留资源的使用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探讨了使用过程中具体参数的配置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晁瑞兰;王文国;吴国栋;田张志;;OBS中基于抢占调度的资源释放策略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7年10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国辉;面向5G超实时网络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闫磊;移动IP网络中QoS保证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8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7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