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波段有源接收天线子阵的设计
本文关键词:C波段有源接收天线子阵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无源天线 小型化 有源天线 低噪声放大器 有源子阵
【摘要】:随着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无线设备的小型化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天线的小型化、宽带化和高增益成为了无线通信中的研究重点。有源天线由于其体积小、频带宽,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这些发展要求,参考有源天线的2种形式,提出将二单元天线作为一个天线阵列的子阵,通过背馈方式与低噪声放大器集成形成一个有源接收天线子阵。测试结果表明,该有源子阵谐振频率在4.8 GHz,工作频段为4.6~5.0 GHz,在中心频率处回波损耗大于20 dB,增益大于15 dB,3 dB波束宽度为35.8°。与无源天线相比,同等尺寸下工作频带展宽得到拓展,增益得到明显提高。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基金】:桂林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130102-5)
【分类号】:TN820.15
【正文快照】: 0引言现代天线技术在许多场合对所用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无源天线满足不了一些场合的应用要求时,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有源天线[2]。20世纪30年代末,德国慕尼黑工程学院的梅克教授就提出了有源天线的说法,并把有源器件加在天线上进行研究,但由于当时的有源器件只限于电子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航;景秀伟;;基于高斯方向图的二维子阵级相干源超分辨测向[J];信号处理;2008年05期
2 钱斌;王萍;汪欣;;降维导向最小方差算法中的子阵优化划分技术[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3 熊子源;徐振海;张亮;吴迪军;;阵列雷达最优子阵划分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4 熊哲;杨春兰;;基于子阵幅度加权的低副瓣算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2年02期
5 胡航;景秀伟;;基于近似理想方向图的子阵级超分辨测向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6 闫秋飞;范国平;徐朝阳;;子阵幅度加权的低副瓣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9年06期
7 陈舒敏;张友益;;基于子阵的宽带数字恒定波束形成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10年05期
8 葛佩;李明;滕飞;;一种平面阵的非均匀子阵划分方法[J];火控雷达技术;2012年03期
9 熊子源;徐振海;张亮;吴迪军;肖顺平;;基于聚类算法的最优子阵划分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11年11期
10 程乃平;潘点飞;;大型阵列天线子阵划分及栅瓣抑制方法[J];信号处理;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魏文宝;张良;孙晓闻;;一种基于主瓣偏移和权值量化的子阵划分方法[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2 张福琼;;S波段T/R子阵模块设计[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3 余嘉;李会勇;何子述;;一种宽带数字阵雷达的子阵划分方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蒋飚;;子阵波束形成及方位估计性能分析[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胡航;;对子阵DBF通道失配校正的通道均衡法[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段恒毅;;大子阵毫米波波导裂缝阵[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二维相控阵子阵划分和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方芳;多子阵阵列的有源校正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祝群;子阵级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朱承龙;基于子阵列的阵列发射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朱航;大型数字阵面子阵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习文;相控阵雷达阵列天线子阵划分优化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狄晶莹;子阵级相控阵发射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邓璐;基于子阵的部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刘恩晓;子阵级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邓新红;子阵级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8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7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