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面向无线泛在接入环境的节点协作激励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1 19:14

  本文关键词:面向无线泛在接入环境的节点协作激励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无线泛在环境 业务迁移场景 多流并发场景 节点协作 节点激励


【摘要】: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多种类型通信网络的并存。它们之间重叠覆盖且互为补充,形成了无线泛在接入环境。在此类环境下,多网络多终端之间相互协作,可实现业务流量的迁移和网络负载的均衡,从而有效保障了拥塞小区内需求节点的高质量业务体验。然而,终端节点在中继转发时经常表现出自私特性,严重地影响了节点协作的实际效果。因此,本文将对无线泛在接入环境下的节点协作激励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促进终端节点之间的有效协作,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对无线泛在环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进而着重分析了无线泛在环境下节点协作激励问题的产生根源,并综述了节点协作激励算法的研究现状。第二,提出一种业务迁移场景下基于信誉值的拓扑构造激励算法。该算法针对无线泛在环境特点,探讨面向最佳业务迁移的节点激励问题。首先,综合考虑业务迁移小区和业务迁移中继的性能指标,建立分层选择模型,从而为需求节点选择最佳的业务迁移小区及中继。在此基础上,给出改进的信誉值计算方法,综合基于节点交互历史的直接信誉值和基于节点行为相似度的间接信誉值,以准确地反映协作过程中各节点的信誉度。进而,借助拓扑构造算法,周期性地更新各节点的邻居节点集合,实现网络拓扑的自适应调整,从而有效地激励节点参与中继协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第三,提出一种多流并发场景下基于买卖模型的双层优化激励算法。该算法针对无线泛在环境特点,借助多流并发思想探讨面向高速率业务保障的节点激励问题。首先,构建基于分流速率和代金货币的买卖模型,得到达成初步交易的中继节点集以及相应的交易标的值。在此基础上,借助双层优化模型,即上层候选中继选择模型和下层成交中继选择模型,以得到最终成交的中继节点集以及相应的交易标的值。特别地,采用分类求解策略可快速得到上述模型的求解,从而实现以最小成交价格激励中继节点协作,进而保障需求节点的高速率业务体验之目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王金龙;吴启晖;;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可信度的感知节点集选择[J];应用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张晓;王金龙;吴启晖;;认知无线电中一种感知节点集自适应选择算法[J];信号处理;2010年06期

3 汪晗;齐望东;王坤;;克服不可定节点影响的区分定位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2年07期

4 刘建强;兰巨龙;邬江兴;;基于节点疏远方法的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3期

5 谭运宝;钟诚;玉易;刘磊;;链路守卫节点合作监测检测恶意合谋攻击[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9期

6 田乐;谢东亮;韩冰;张雷;程时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瓶颈节点的研究[J];软件学报;2006年04期

7 邓亚平;吴川平;;基于移动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瓶颈节点[J];计算机应用;2011年07期

8 李磊;李凤荣;黄河清;;无线传感器网络局部瓶颈节点的分布式检测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许晓荣;章坚武;黄爱苹;;基于多节点协作的认知WSN能耗优化算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贾杰;陈剑;常桂然;赵林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优覆盖节点集的求解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晓荣;章坚武;黄爱苹;;基于多节点协作的认知WSN能耗优化算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世杰;Internet宏观拓扑演变过程中的进化、自复制和突变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冯诚;车联网中的数据聚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节点定位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廖卓凡;无线网络中保证覆盖连通的节点部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郭丽芳;MANET的拓扑动态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刘佳琦;移动P2P覆盖网拓扑结构及节点合作保障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s鮯,

本文编号:1242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242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