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 出处:《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空间信号误差 星历误差 星钟误差 单向授时
【摘要】:北斗卫星广播星历是影响授时服务的主要误差源,分析它的精度是非常必要的。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的主要组成星历误差和星钟误差的计算方法,并阐述了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参考时间尺度不一致、坐标系不一致和卫星位置参考点不一致。以IGS分析中心GFZ提供的事后精密星历为参考,利用北斗卫星广播星历分析了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信号误差对北斗单向授时的影响随机波动在7 ns以内,由于不同北斗卫星对应的星钟误差中存在大小不等的系统误差,导致星钟误差对单向授时结果的影响大于星历误差。
[Abstract]:The Beidou satellite broadcast ephemeris is the main error source which affects the time servic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s accurac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patial signal error, ephemeris error and satellite clock error, is analyze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ourse of calculation are described, such as inconsistent reference time scale, inconsistent coordinate system and different reference points of satellite position. The post-precision ephemeris provided by GFZ of IGS Analysis Center is taken as reference.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signal error on Beidou one-way timing is analyzed by using Beidou satellite broadcast ephemer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spatial signal error on Beidou one-way timing fluctuates within 7 n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systematic errors of varying sizes in the satellite clock error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Beidou satellites, the influence of satellite clock errors on one-way timing results is greater than that on ephemeris error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03030) 国防创新基金面上项目(CXJJ-16M205)资助
【分类号】:TN967.1
【正文快照】: 0引言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开始正式提供区域导航服务,有13颗卫星可供用户使用。2013~2016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又陆续发射了7颗卫星(截止2016年6月12日),用于试验星的组网,试验北斗全球系统的新信号体制。卫星导航系统提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浩,刘玲;空间信号处理在DTV接收中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04年21期
2 唐斌,,肖先赐;空间信号和到达方向的高分辨率快速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3 于华明;北斗卫星是怎样导航定位的[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3年06期
4 ;中国北斗——闪耀自主创新光芒的灿烂星座[J];卫星与网络;2009年Z1期
5 桂祺莹;;北斗的选择题[J];卫星与网络;2009年Z1期
6 刘玉;;北斗应用,另辟蹊径——博纳雨田独具特色的北斗个性化之路[J];数字通信世界;2012年12期
7 ;再次走近“北斗”——第二十一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J];科技传播;2013年01期
8 ;北斗卫星将对精密农业“大有作为”[J];种子世界;2013年07期
9 ;国家级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机构成立[J];空间电子技术;2013年03期
10 左剑峰;;北斗卫星通信在物联网民用领域的技术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袁海波;广伟;;北斗卫星共视时间传递算法与实验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4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2年
2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A];2011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斐;北斗的脚步——近了[N];中国航天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陈炳欣;北斗商机逼近 本土芯片厂商挑战加剧[N];中国电子报;2013年
3 记者 李佳 通讯员 吴江龙;武汉驾考 引入北斗“考官”[N];长江日报;2013年
4 丁宁宁 记者 刘传书;我首个北斗卫星应用技术研究院启建[N];科技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徐瑞哲 俞陶然;井盖没盖好,北斗能即时报警[N];解放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李旭阳;北斗“指路”[N];计算机世界;2012年
7 本报记者 刘斐;北斗区域系统的“前世今生”[N];中国航天报;2012年
8 赛迪智库军民结合研究所 马智伟 汤文仙;北斗产业化需要新路线图[N];中国电子报;2013年
9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吴江龙 高柯夫;2020年,北斗将开启全球服务[N];湖北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王彦彬;北斗商用:衔枚疾行[N];通信产业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庆田;北斗空间信号时频域监测与评估[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2 董立尧;北斗空间信号精度性能评估[D];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
3 李能绍;基于北斗和嵌入式的定位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吴少凯;基于北斗的嵌入式导航系统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4年
5 李超;基于DSP+FPGA的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郭峻峰;北斗二代导航接收机基带处理的算法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龚振宇;北斗远程通信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庆雷;北斗导航信号捕获算法研究及北斗授时服务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窦爽;北斗信号的捕获跟踪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彬;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北斗/GPS联合定位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14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1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