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中自适应空间调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可见光通信中自适应空间调制研究 出处:《半导体光电》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可见光通信 空间调制 最大似然算法 Fischer算法
【摘要】:针对可见光通信中MIMO系统的信道干扰问题,采用自适应空间调制技术,即发送端任一时刻只有一个发光LED处于工作状态来传输数据,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算法恢复原始信号,同时为优化误码率性能,加入自适应Fischer算法,发送端能够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对各个子载波分配不同的比特,降低误码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传输速率和发送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结合Fischer算法的空间调制技术能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改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channel interference problem of MIMO system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daptive spatial modulat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hat is, only one luminous LED is in operation at any time at the transmitter to transmit data. The receiver uses the maximum likelihood algorithm to restore the original signal, and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it error rate (BER), an adaptive Fischer algorithm is added. The transmitter can allocate different bits to each subcarrier according to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o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mission rate and transmission power are constant. The spatial modul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Fischer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bit error rate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501296) 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MW201507)
【分类号】:TN929.1
【正文快照】: 0引言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技术是一种利用LED传输数据的光通信技术[1-3]。但通常LED的调制带宽低、高频衰减严重,数据高速传输时容易引起符号间干扰(ISI)。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通过将高速数据转换成并行的低速数据并调制到各个子信道进行传输,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鹏程;关胜勇;许拔;;空间调制技术及发展[J];通信技术;2014年04期
2 龚丽莎;尹露;龚赛丹;李磊;何旭;肖悦;;基于空间调制的天线选择和能效优化算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3 刘文龙;王楠;金明录;;广义空间调制系统的稀疏检测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09期
4 宋茂忠;许宗泽;刘渝;;一种基于二维微波空间调制的通信跟踪系统[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5 郭明喜;贾冲;沈越泓;魏以民;侯兴康;;空间调制技术及其性能仿真[J];军事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6 郝金星;王劲涛;潘长勇;;发射天线数可变的扩展空间调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7 林少晶;杜二峰;管新荣;;有限字符集下采用空间调制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J];电讯技术;2014年02期
8 何旭;唐骞;肖丽霞;但黎琳;肖悦;李慧蕾;;低复杂度的空间调制IFDMA信号检测方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9 王洪宽;赵宇;;RS编码空间调制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年10期
10 刘安;光通信技术新动向[J];光通信技术;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明;尧长青;冯涛;;浅谈40G光通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明宇;阎春生;胡海洋;;光通信实习教学改革建议[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阿平;高少锐;何赛灵;;光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讨[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毛谦;;光通信技术和网络的现状及其发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韦乐平;;40G光通信技术与下一代干线光纤的发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有线通信技术交流会资料汇集[C];2003年
6 李番;邬双阳;张文平;;星地光通信地面接收技术研究[A];鲁豫赣黑苏五省光学(激光)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蒋丽娟;朱道伟;;无纤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8 韦乐平;;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9 谢征;吴国锋;;移动大气光通信新慨念[A];2007年全国第十六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郑大永;乐彤惠;;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新洲;日本利用航标灯实施可见光通信[N];中国船舶报;2008年
2 安吉;贝尔实验室最新成果助力未来光通信发展[N];科技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姚传富;光通信技术依然朝霞满天[N];人民邮电;2013年
4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广东率先成立联盟 攻关可见光通信技术[N];广东科技报;2014年
5 记者 叶青 通讯员 罗廷;可见光通信技术可减少人体电磁损害[N];广东科技报;2014年
6 刘霞;可见光通信技术有望取代无线保真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7 杞人;广东加快推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4年
8 ;宽带时代光通信技术加速创新[N];人民邮电;2014年
9 曹强;国外专家热议光通信技术未来[N];人民邮电;2014年
10 维佳;光通信技术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N];人民邮电;2010年
,本文编号:1414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14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