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孔隙率多孔氮化硅构件较高马赫数下流-热-固耦合力学特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 高孔隙率 多孔氮化硅 较高马赫数 流-热-固耦合 力学特性 出处:《材料导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凝胶注模技术制备的固相含量为40%、45%、50%(质量分数,下同),孔隙率高达65.24%、63.26%、61.19%的多孔氮化硅天线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将测得的材料性能参数作为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数据支撑,构件模型载体选择正切尖拱形,使用FLUENT模拟流场,结构场采用ANSYS软件,热力耦合得到不同固相含量的材料在不同马赫数下流-热-固耦合后的热应力强度,对其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马赫数下的飞行构件的尾部连接端是受热应力最大的部位,也是失稳较为严重的部位。飞行构件的结构稳定性需通过加固尾部连接端来提高;气动热是引起天线罩构件失稳的首要问题,解决结构失稳的关键在于解决气动热,可通过在天线罩构件外增加耐热隔层,使其免受气动热;多孔氮化硅材料的孔隙率与失稳时对应的马赫数成正比,热导率是影响多孔氮化硅天线罩构件在较高马赫数下受到热应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Abstract]:The solid content o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for preparation of the gel was 40%, 45%, 50% (mass fraction, the same below), the porosity of up to 65.24%, 63.2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orous silicon nitride antenna 61.19% cover. The simulation of material properties measured a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ata support, select the pointed arch tangent component model the carrier, using the FLUENT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structure, using ANSYS software, thermal coupling thermal in different Maher numbers under thermal solid coupling of different solid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stress intensity,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ail of high Maher number of the flight member connecting end of the heat stress is maximum the site is also more serious instability. Parts of structure stability in flight components required by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tail part to improve; aerodynamic heating is caused by radome component lost stability problem, solve the key structural instability Is to solve the aerodynamic heat, through the heat barrier increase in radome, making it from aerodynamic heat; porous silicon nitride material porosity and the Maher number corresponding to the instability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proportional to the effect of porous silicon nitride radome components under thermal stress key size at high Maher number.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力学与材料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总装预研教育部支持计划 总装预研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2068)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13B04914;2015B218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T70465;2013M531261)
【分类号】:TN820.81;TQ17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鹏举;吴玉萍;应国兵;田宝娜;;多孔氮化硅陶瓷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S2期
2 刘军伟;张彤;范锦鹏;孙陈诚;洪樟连;;多孔陶瓷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蓁;;拖拉机涡轮增压器中混合陶瓷球轴承无损检测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年03期
2 吴伟骏;刘军;张娟;姜楠;洪玮;;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应用现状[J];中国陶瓷;2016年07期
3 高韩锋;王家滨;马林;;热处理温度对复合SiO_2隔热多孔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6年S1期
4 许晓敏;刘甜甜;郭伟;;不同碳硅比稻壳对原位制备多孔Si_3N_4陶瓷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5年09期
5 葛蓁;王林生;汪小志;刘志刚;;基于多频涡流和机器视觉的多孔陶瓷结构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中国陶瓷;2015年08期
6 王刚;何雄;杨熠;尚珊珊;严明;;聚氨酯海绵表面改性对Ti_2AlN多孔陶瓷挂浆量的影响[J];现代技术陶瓷;2015年03期
7 翟学成;吴任平;刘晓芳;;银/活性炭核壳复合球粒的壳层改性探讨[J];硅酸盐通报;2013年10期
8 林永淳;;多孔陶瓷的发展过程和现状[J];陶瓷;2013年06期
9 张林慧;廖运文;刘育芳;李伟;姜宁;王文芳;;Bi_(0.5)(Na_(0.7)K_(0.2)Li_(0.1))_(0.5)TiO_3多孔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诸爱珍;;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的制备[J];山东陶瓷;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元;杨建锋;李京龙;;碳热还原-反应烧结法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J];无机材料学报;2013年05期
2 尉磊;汪长安;魏乔苑;黄勇;孙加林;;固相含量对多孔Si3N4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1年07期
3 尉磊;汪长安;董薇;孙加林;黄勇;欧阳世翕;;高强度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4 孙雨薇;王树彬;张健;;CBS涂层对多孔氮化硅高温高频介电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11年02期
5 严友兰;余娟丽;张健;张大海;王红洁;;单体与交联剂比例对凝胶注模成型多孔氮化硅性能的影响[J];宇航材料工艺;2010年02期
6 余娟丽;王红洁;张健;张大海;;凝胶注模成型制备微多孔氮化硅陶瓷[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7 余娟丽;王红洁;张健;严友兰;乔冠军;;烧结温度对Si_3N_4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宇航材料工艺;2009年05期
8 曾令可;胡动力;税安泽;任雪潭;刘平安;王慧;程小苏;;多孔陶瓷制备新工艺及其进展[J];中国陶瓷;2007年04期
9 李军奇;罗发;朱冬梅;周万城;;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及微波介电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10 王圣威;金宗哲;黄丽容;;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昌军,蒋俊,高玲,杨海涛;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进展[J];江苏陶瓷;2001年03期
2 王裕芳,张志成;低成本氮化硅陶瓷[J];佛山陶瓷;2002年03期
3 李贺红;低成本氮化硅陶瓷[J];国外耐火材料;2002年03期
4 黄永攀,李道火,王锐,黄伟;氮化硅及其微粉的制备[J];山东陶瓷;2003年04期
5 黄永攀,李道火,王锐,黄伟;氮化硅及其微粉的制备[J];佛山陶瓷;2003年10期
6 曹健;丛丽娜;;试论氮化硅的研究及应用[J];陶瓷;2008年04期
7 陕绍云;王亚明;贾庆明;杨建锋;高积强;金志浩;;多孔氮化硅陶瓷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通报;2009年01期
8 刘淑文;;氮化硅晶相组织的显示与观察[J];陶瓷;1979年04期
9 ;新型氮化硅陶瓷[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4期
10 符锡仁;氮化硅陶瓷的性能和应用趋势[J];机械工程材料;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蓬;杨植岗;吴振宁;王志头;于燕鹏;黄小峰;;氮化硅中超高氮的检测[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杨柳;李建保;杨晓战;;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氮化硅陶瓷性能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程荫芊;黄林恒;汪复兴;;氮化硅陶瓷挺柱抗磨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4 董英鸽;陈树江;张伟儒;;加入纳米氮化硅对氮化硅陶瓷性能与结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杨辉;葛曼珍;江仲华;阚红华;;层状复合增韧氮化硅陶瓷[A];94'全国结构陶瓷、功能陶瓷、金属/陶瓷封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骆俊廷;张庆;张凯锋;;氮化硅陶瓷超塑拉深成形规律研究[A];2005年全国计算材料、模拟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高冬云;王炳磊;苗燕;孙晓玮;;添加稀土氧化物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8 吕鑫;宁晓山;徐伟;陈克新;周和平;;放电等离子烧结氮化硅陶瓷的组织与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峰;;新颖形貌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彭萌萌;宁晓山;;氮化硅粉种类对氮化硅陶瓷烧结及热扩散率等性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馨华;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广东建设报;2000年
2 特约撰稿 张树云;碳化硅陶瓷的制作与应用[N];广东建设报;2004年
3 罗海基;日开发耐高温加钌氮化硅陶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4 宋辉;氮化硅基陶瓷材料前景看好[N];中国建设报;2001年
5 施萌;添加氧化镁及稀土氧化物的烧结氮化硅陶瓷[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杨晓占 刘雅政;自增韧氮化硅及其陶瓷轧辊制备技术的研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7 王亚丽;氮化物产业借大飞机项目起飞[N];中国化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银宝;氮化硅基多孔透波材料制备及其性能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庞学满;氮化硅基陶瓷复合材料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吴雪峰;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氮化硅陶瓷技术的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伟;基于单颗磨粒切削的氮化硅陶瓷精密磨削仿真与实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王百年;纳米氮化硅、氮化碳及碳材料的合成方法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亚光;氋性能氮化硅陶瓷粉体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官;氮化硅球表面类金刚石膜高温摩擦学性能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3 王佳新;氮化硅陶瓷的电火花精加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涛;氮化硅陶瓷滚子的化学机械复合抛光技术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5 原玉;电介质材料的介电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徐颖;蛋白质发泡法制备氮化硅泡沫陶瓷及其导热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7 王雨菲;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8 许晓敏;稻壳氮化硅基多孔陶瓷的低温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9 刘李果;孔道内壁伸展晶须超结构氮化硅过滤材料的新制备方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冯厚坤;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06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06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