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数字相控阵天线中的波束合成实现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03 05:12

  本文选题:数字相控阵 切入点:波束合成 出处:《计算机仿真》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数字相控阵天线是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信号处理的核心内容是波束合成。但波束合成的工程设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往往通过经验进行处理,并未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首先,针对信号处理硬件平台中的数据采集功能,通过分析ADC噪声来源,并结合输入中频信号SNR、动态、采样处理增益,得到了满足输出SNR要求的最少有效比特位的解析表达。其次,根据数字相控阵阵因子表达,分析了在指向误差对方向图影响,根据天线增益的损失,可以确定指向误差的允许范围。另外,根据空间色散原理,分析了频偏对阵列方向图影响,同样根据天线增益损失,可以确定允许的信号带宽指标。上述指标确定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数字相控阵天线的工程实现,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Abstract]:Digital phased array antenna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phased array antenna, and the core of signal processing is beam synthesis. However, some problems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of beam synthesis are often dealt with by experience.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data acquisition function in the signal processing hardware platform, the source of ADC noise is analyzed, and the if signal is input, dynamic, sampling and processing gai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least effective bits satisfying the output SNR requirements is obtained.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digital phased array facto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inting error o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diagram is analyzed, and the loss of the antenna gain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loss of the antenna gain.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patial dispersion, the influence of frequency offset on array pattern is analyzed, and the allowable signal bandwidth index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antenna gain loss.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digital phased array antenna are prov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support for the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gital phased array antenna.
【作者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分类号】:TN8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清宗,王颖;用于相控阵天线的光纤真延时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2年04期

2 徐晓文;基于测试不变性方程的矩阵分解技术在相控阵天线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3 束咸荣,李建新;平面相控阵天线极限扫描空域分析[J];现代雷达;2005年07期

4 ;波音公司向雷声交付首批相控阵天线[J];航天电子对抗;2010年03期

5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6 刘捷;杨春山;韩志奎;杨建华;;相控阵天线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王侃;朱瑞平;;相控阵天线的电磁环境分析[J];电子学报;2012年03期

8 阎鲁滨;;星载相控阵天线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天器工程;2012年03期

9 潘宇虎;牛宝君;李小秋;高铁;何丙发;;相控阵天线模式项散射特性研究[J];微波学报;2012年03期

10 方能航;加权相控阵天线的普遍统计理论[J];电子学报;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尚军平;苏道一;;相控阵天线单元故障鉴别方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何亚东;;一种相控阵天线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从思;平丽浩;王猛;徐慧娟;;基于阵元互耦的相控阵天线结构变形影响分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匡勇;于春国;聂晓初;周卫;郭林;;有限扫描固态相控阵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6 于晓乐;倪大宁;刘少东;王五兔;;低剖面圆极化六角形相控阵天线的设计[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高军;曹祥玉;文曦;;机载相控阵天线辐射场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曹祥玉;高军;姚旭;;相控阵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马津芬;;传热学理论在某相控阵天线温度分析中的应用[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石吉锋;洪家财;陈丹;;浅谈相控阵天线技术在未来深空探测中的应用[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阳特;如何成就“星际实时对话”[N];中国航天报;2013年

2 陈佳佳;“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N];中国航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尚军平;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徐晨;光学真时延相控阵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陈曦;相控阵天线相位中心及卫星通信圆极化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樊芳芳;超宽带天线与相控阵天线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松华;异向介质与基于EBG的相控阵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红梅;星载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曙光;面向光控相控阵天线的光纤真时延迟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萍;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李彪;国产大飞机防撞雷达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孔庆功;海事卫星通信立体相控阵天线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李玮;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罗天光;大间距相控阵天线栅瓣抑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牛娟;Ku波段圆极化微带相控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永华;两维相扫天线波束优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健;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程开明;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阳洋;超宽带、大扫描角Vivaldi相控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59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59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