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协方差矩阵信息的多天线频谱感知算法
本文选题:认知无线电 切入点:频谱感知 出处:《信号处理》2017年07期
【摘要】:为了降低多天线信号频谱偏移、相位随机性和噪声的不均匀性、不确定性对频谱感知性能的影响,该文利用接收信号协方差矩阵主对角线包含主用户的主要信息,以及协方差矩阵元素的平均方差反映元素波动程度的特点,构造对角线元素绝对值的平方和与其平均方差之比的频谱感知的检验统计量,推导了该统计量服从的概率分布函数,在给定虚警概率的情况下,可推得判决门限。在瑞利衰落信道和AWGN(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性能优于局部方差法,随着接收天线数和采样点数增加,本文算法性能提升大于局部方差法。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spectrum offset, phase randomness and noise inhomogeneity of multi-antenna sign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on spectrum sensing performance, the main diagonal line of the received signal covariance matrix is used to contain the main information of the primary user.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average variance of the element of covariance matrix reflects the fluctuation degree of the element, we construct the test statistic of the ratio of square sum of absolute value of diagonal element to its average variance, and deriv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statistic. When the false alarm probability is given, the decision threshold can be deduc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and AWGN (additive Gao Si white noise) channel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local variance metho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receiving antennas and the number of sampling points.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is algorithm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local variance method.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6研究所通信系统信息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基金】:“十二五”国防预研项目(41001010401)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王建新;束锋;;合作频谱感知吞吐量和感知时间关系的研究[J];现代雷达;2009年05期
2 常帅;孔凡军;陈娟;郑学强;;协同频谱感知中的认知用户数优化[J];军事通信技术;2010年03期
3 汪一鸣;周刘蕾;;基于追踪定位的认知频谱感知解决方案[J];通信学报;2010年11期
4 岳文静;郑宝玉;孟庆民;崔景伍;解培中;;衰落信道下提高协作频谱感知能力的方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5 韩勇;陈强;王建新;;合作频谱感知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11年06期
6 韩勇;王放;陈强;王建新;;一种信任度模糊分配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J];信号处理;2011年06期
7 蒋金波;王可人;陈小波;金虎;;频谱切换中基于频谱感知的链路保持概率[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1年06期
8 刘颖;杨震;;协作频谱感知系统中的结盟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9 秦臻;薛峰;梁继民;;最大系统效用合作频谱感知优化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02期
10 江晓林;顾学迈;何晨;;基于压缩感知的联合协作频谱感知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文静;郑宝玉;;一种基于信道可靠性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培;孟庆民;朱卫平;;一种可以减少感知时间的频谱感知方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博雅;周辉;孙斌;;基于权值的合作频谱感知算法[A];第六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吴昊;赵杭生;;基于三阶累积量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冰玉;郑宝玉;岳文静;;一种基于串行网络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案[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冯子木;漆春梅;王军;李乐民;;协同频谱感知算法综述[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翊;胡艳军;唐希雯;;一种改进的基于多阈值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郑仕链;何斌;杨伟程;;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试验研究[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佳俊;黄清;孔勇;;基于小波变换的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家胜;刘光斌;程俊仁;;基于压缩采样技术的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感知方法[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淑艳;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及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卿浩博;面向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感知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杨雪洲;认知中继网络频谱感知与资源分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齐佩汉;稳健精细抗差异性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洋;基于跨层优化的频谱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6 史振国;认知OFDM系统中频谱感知与基于感知的干扰对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江晓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感知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m云海;BWT系统中基于认知的频谱聚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秦臻;基于认知无线网络的频谱感知与信道切换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贾琼;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君;认知无线网络中基于多节点的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谷凯;基于GNU Radio的动态频谱感知及数据传输[D];海南大学;2015年
3 孟晨;基于稀疏组套索的宽频带频谱感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魏亮;认知车载网中频谱感知算法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周瑞;基于信任度的认知无线电联合频谱感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6 钱陆;基于数据并发传输的频谱感知系统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7 罗曼;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然;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频谱感知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蔚;基于动态压缩采样的宽带频谱感知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0 宋双;基于序贯检测的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6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5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