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灰霾背景下基于最优链路的低轨道量子卫星星间切换策略

发布时间:2018-03-26 18:15

  本文选题:量子通信 切入点:链路衰减 出处:《量子光学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为了应对灰霾对星地量子通信信道所带来的突发性干扰,根据灰霾天气下量子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衰减指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功率衰减最低的最优链路量子卫星切换策略。当目前的星地链路参数满足切换条件时,地面用户通过对不同信道中量子信号功率衰减系数的比对,测试到最小衰减卫星链路,基于对光子态Bell基的测量,完成卫星间的量子纠缠交换,建立新的纠缠信道,保证通信在切换过程中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呼损率为5%,能见度为1km,地面用户数分别为50、100、300,轨道高度为300km和1400km时,量子卫星的切换成功率分别为95%、93.6%、91.8%和92%、90%、87%。由此可见,本策略能够在保证通信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星地间量子信道的平稳切换,提高量子卫星通信系统在灰霾背景下链路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sudden interference caused by haze on the channel of astro-terrestrial quantum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ttenuation index of quantum signal in free space under haze weather, In this paper, an optimal link quantum satellite handoff strategy based on the lowest signal power attenuation is proposed. When the current satellite and ground link parameters satisfy the switching conditions, the ground users compare the powe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quantum signals in different channels. To the minimum attenuation satellite link,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photon state Bell basis, the quantum entanglement exchange between satellites is completed, and a new entangled channel is established to ensure the continuity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switching proc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ystem call loss rate is 5, visibility is 1km, ground user number is 50100300, orbit height is 300km and 1400km, the successful rate of quantum satellite switching is 995 / 93.6and 91.8% and 9229090/ 87g respectively. It can be seen that this strategy can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nk efficiency of the quantum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nder haze, the smooth switching of the quantum channel between satellites and ground is realized.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1172071;61201194)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批准号:2014JQ8318)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KW-013)
【分类号】:O413;TN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刚志;;治理灰霾的法治方略[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02期

2 祁嘉华;;中国城市如何走出灰霾[J];科学大观园;2013年21期

3 刘羽;;第107期双清论坛“中国大气灰霾的形成机理、危害与控制和治理对策”在京召开[J];中国科学基金;2014年01期

4 顾桃峰;岳海燕;高晓荣;;灰霾日数实时统计软件的研制[J];广东气象;2014年01期

5 徐清扬 ,杨绮薇;灰霾:日益加剧的城市公害[J];科学大观园;2005年01期

6 ;灰霾,何时消散?[J];百科知识;2013年04期

7 刘宁微;马雁军;刘晓梅;王若男;王扬锋;;1980-2009年沈阳灰霾的变化趋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8 陈丽芳;;杭州市灰霾气候特征及与清洁过程的对比分析[J];科技通报;2012年07期

9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取得进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

10 郑秋萍;刘红年;唐丽娟;朱焱;朱莲芳;蒋维楣;;苏州灰霾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燕;陈建新;易伟霞;温洛;;南阳市灰霾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探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朱玉强;徐梅;刘爱霞;柳芳;;天津市区灰霾(雾霾)历史变化特征分析[A];颗粒学前沿问题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蒋大和;;关于灰霾的研究和控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于兴娜;李新妹;;城市灰霾事件气溶胶化学特性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5 王喜全;杨婷;王自发;;灰霾污染的跨控制区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9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1年

6 徐梅;朱玉强;余文韬;;天津地区灰霾特征初步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罗晓玲;宋丽莉;潘蔚娟;;新旧观测标准统计的灰霾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李明明;王雁;陈二萍;郭雪;张岳军;;灰霾天气变化特征分析——以山西中部城市为例[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9 尹婷;胡柯;;武汉市2012年6月11-13日严重灰霾天气过程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10 董海燕;边玮t,

本文编号:1668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68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