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环境反向散射的无源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5-18 15:06

  本文选题:环境反向散射 + 无源无线通信 ; 参考:《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环境反向散射技术是一种近期出现的新型通信方式,设备之间通过反向散射环境中的射频信号,把这些射频信号作为载波来实现无线通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和微型嵌入式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为这些数量庞大的微型化设备供电,日常维护以及无线通信的问题越来越棘手,传统的电池和交流电供电的方案通常行不通。本文研究的无源无线通信系统把环境中的射频信号作为能量源,利用环境反向散射技术实现无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摆脱了对电池和交流电的依赖。该系统可以使得微型嵌入式设备的通信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能极大地促进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对无源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无源无线通信系统的能量收集效率、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环境电磁波能量收集基本原理,并根据阻抗匹配原理,利用Smith圆图等工具设计了天线与负载端的阻抗匹配电路。分析并建立了一种N级RF-DC电荷泵升压整流电路的理论模型,根据二极管的等效模型对该电路的输出电压、转换效率与电荷泵级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最后设计了一个5级RF-DC电荷泵升压整流电路并进行测试,能量收集效率最高达到51%。(2)研究了环境反向散射技术数据传输和调制的原理及其能量传递过程,完成了射频开关的测试和选型,以TI公司的MSP430G2553为控制芯片设计了无源发射器,并对环境反向散射信号强度进行测试,信号强度约0.7dBm。(3)提出了一种超低功耗多天线解码算法,详细分析了该算法的理论模型,并在不使用大功率的器件时,在模拟域中完成了算法的硬件实现。以该算法为核心设计了无源接收器,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并对无源接收器硬件电路进行了仿真和测试。最后,搭建了无源无线通信系统测试平台,对通信速率和通信距离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使得通信速率从1kbps提高到50kbps,通信距离从2.5英尺提高到6英尺。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nciple of energy collection efficiency , communication rate and communication distance of non - sour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The system can make the communication hardware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large scal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e reduced greatly . The system can make the communication hardware cost and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micro - embedded equipment be reduced greatly .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algorithm can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speed from 1 kbps to 50 kbps , and the communication distance can be increased from 2.5 feet to 6 feet .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L.Piccari;邹建华;;用反向散射法—噪声效应测量光纤衰减[J];国外计量;1982年03期

2 奚;;海洋粗糙度对雷达反向散射带宽的效应[J];电子技术选译;1976年03期

3 黄伟;美为东海岸超视距反向散射雷达系统建立控制中心[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3年02期

4 孔祥贵;冯铁荪;;光学表面和高反射镜散射角分布及反向散射的测量[J];激光技术;1989年01期

5 孔祥贵;冯铁荪;金国藩;;腔反射镜的反向散射模型以及对激光陀螺闭锁阈值的影响[J];应用激光;1989年03期

6 秦旭;李智;;基于反向散射和地面标识的无源RFID标签的位置检测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年04期

7 J.L、Ferrier;吴自遐;J、GazengeL;N.PhuXuan;G、Rivoire;;微微秒领域的反向散射:波前重建的产生与其几何条件[J];武汉建材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8 崔铮;液态金属离子源及其工作模型[J];电子器件;1986年04期

9 黄衍镇,粘宝卿,蒋志迪;降低干扰和噪声对水中声反向散射信号*影响的若干对策[J];海洋技术;1998年01期

10 董春凯,陈素贤,王曙律;水下光图象中反向散射和小角度正向散射噪声的抑制[J];信息与控制;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金荣;高天赋;尚尔昌;;海底体积不均匀性反向散射矩阵的可分离性分析[A];2005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吴金荣;尚尔昌;高天赋;马力;;典型海底反向散射矩阵可分离性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3 吴金荣;张建兰;陈耀明;;高频海底反向散射信号能量包络的预报[A];2009’中国西部地区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彭临慧;王宁;尚尔昌;;由浅海混响数据提取海底反向散射矩阵的数值模拟[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忠康;丁烽;宫先仪;;浅海海底反向散射的实验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1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1]论文集[C];2001年

6 于盛齐;黄益旺;;一种基于反向散射强度的海底参数反演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郑红霞;张训华;;海底底质分类方法综述[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闫超;美新安检设备:涉嫌“侵犯”个人隐私[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本报记者 黄锐;物联网新时代:WiFi反向散射无电池设备也能联网[N];东莞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康;基于环境反向散射技术的信号检测与性能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马振;环境反向散射系统的模型搭建和误码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占小波;基于环境反向散射的无源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与实现[D];东华理工大学;2017年

4 赵琦;基于反向散射原理的无芯片RFID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6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06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