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水下高速激光通信系统及组网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5 00:43

  本文选题:激光通信 + 激光驱动 ; 参考:《电子技术应用》2017年09期


【摘要】:基于蓝绿波段光线在水下传播的光学特性,设计了一种水下高速激光通信系统。系统以STM32F407为微控制器,以AD9660为激光驱动芯片构成光发射机,以光电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解调电路构成光接收机,支持10/100 M以太网数据通信。驱动信号调制方式采用DPIM(Digital Pulse Interval Modulation)技术,光接收元件使用PIN光电二极管为光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信号调理,通过解调电路采集解调后的数据,控制单元处理还原初始信号。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水下点到点距离50 m、1 Mb/s速率的高速低误码率通信,为水下设备间的数据采集与组网通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Abstract]:Based on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derwater propagation of light in blue and green band, a high-speed underwater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ystem uses STM32F407 as a microcontroller and AD9660 as a laser driver to form a light transmitter, with a photodetector, a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an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 a demodulation circuit to form an optical receiver, and a support for the 10/100 M ether. Network data communication. The mode of driving signal modulation uses DPIM (Digital Pulse Interval Modulation) technology. The optical receiver uses PIN photodiode as the optical receiver and converts the light signal into the electrical signal. After signal conditioning, the demodulation circuit is used to collect the demodulated data and the control unit handles the initial signal. The experiment proves that the system is used. The high speed and low bit error rate communication of the underwater point to point distance of 50 m and 1 Mb/s rate can provide a new technical scheme for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underwater equipment.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F030004,LY15F030018)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2016C33091)
【分类号】:TN92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宇;李萌;;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灰色聚类分析[J];光电工程;2009年04期

2 熊金涛,胡渝,皮德忠;卫星激光通信系统设计分析[J];应用光学;2002年01期

3 樊要玲;邓晓刚;;激光通信系统结构及介质影响分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孟颖;刘泉;赵馨;王陆;郑文波;;动态激光通信系统开环捕获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5 赵东军;信号传输新型解决方案——激光通信系统[J];现代电视技术;2000年06期

6 王晓海;;国外卫星激光通信系统技术及新进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6年05期

7 张凤仙;;军用车载式激光通信系统收发电路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1期

8 王弟男;;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光源调制技术研究[J];光机电信息;2011年09期

9 王兆浪;肖沙里;霍畅;;基于声光频移技术的激光通信系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2年02期

10 张长森;刘保菊;;激光通信系统中各效应对激光信号传输影响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天亮;袁伟;俞杭华;沈小龙;;地月激光通信系统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白鑫;曹芬;关小伟;;激光通信系统瞄准精度的提高方法[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刚;董作人;李笑;张位在;陈高庭;方祖捷;;155Mb/s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研制[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清波;星地下行相干激光通信系统接收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向劲松;采用光纤耦合及光放大接收的星地光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洪瑞;激光通信系统精跟踪PID控制算法研究及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邹超;激光通信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2年

3 刘伟达;地面动态激光通信系统全光捕获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兆浪;基于声光频移技术激光通信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范静涛;飞机与卫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分布式APT仿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春慧;对潜激光通信系统通信接收单元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常伟;基于混沌调制的混沌激光通信系统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8 韩旭东;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改进[D];东南大学;2006年

9 秦玉玲;激光通信系统直接调制发射单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勤;卫星激光通信系统中脉冲位置调制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31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31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