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时分复用的80 GBaud光收发器

发布时间:2018-05-25 21:16

  本文选题:集成光路 + 光收发器 ; 参考:《中国科技论文》2017年02期


【摘要】:基于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实现了1种兼容脉冲幅度调制的高波特率光收发器。通过光电协同设计,在订制电路的双端驱动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高速光开关产生出半高宽仅11.9ps的采样脉冲。在20GHz时钟的同步驱动下,4路级联光开关为4路并行通道切分出4个宽11.5ps的时隙以实现并行调制或探测,并有1个宽4ps的时隙用于时钟恢复,从而在仿真器上将4路20Gbps位流复用到单路80GBoud光链路上。采用调制深度为10dB的调制器,该光收发器的输出消光比可达到2.32dB,而其所造成的7.84dB插入损耗也满足商用光收发器的光功率预算要求。
[Abstract]:A high baud rate optical transceiver compatible with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is implemented based 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 technology. By optoelectronic cooperative design,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high speed optical switch generates half-width sampling pulse with 11.9ps only under the two-terminal drive of the custom circuit. Under the synchronous drive of 20GHz clock, a 4-channel cascade optical switch splits out four wide 11.5ps time slots for four parallel channels to realize parallel modulation or detection, and has one wide 4ps slot for clock recovery. Thus, four 20Gbps bit streams are multiplexed into a single 80GBoud optical link in the simulator. Using modulator with modulation depth of 10dB, the output extinction ratio of the optical transceiver can reach 2.32 dB, and the 7.84dB insertion loss caused by it can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optical power budget of commercial optical transceiver.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0525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4307120029)
【分类号】:TN8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收发器[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01期

2 David Flowers;;如何摆脱让人头痛的ZigBee RF收发器的选型问题[J];今日电子;2007年03期

3 ;收发器[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17期

4 ;10G以太网促进收发器市场[J];通讯世界;2002年03期

5 Gary Levy;选择收发器需考虑灵敏度问题[J];今日电子;2004年12期

6 祁明晰 ,左相国;LonWorks 1.25Mbps双绞线收发器的研制[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01期

7 章从福;;飞利浦售出10亿只车内网络收发器[J];半导体信息;2005年06期

8 ;Intersil ESD保护的双协议收发器系列[J];电子技术;2006年02期

9 ;MCP202x:LIN/SAE J2602收发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8年10期

10 丛秋波;;首款电容式数字隔离CAN收发器简化系统设计与布局[J];电子设计技术;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微;;级联网管收发器的帧结构[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2 陈权;章坚武;;高速LVDS收发器的设计及硬件实现[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玉香;牛月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保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4年

4 张磊;夏传浩;洪一;;高速串行收发器中XAUI协议研究与实现[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 潘继外;光收发器电源盒维修二例[N];电子报;2007年

2 魏智;美信新型全双工收发器问世[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夏媛;新型光收发器1秒钟可下载20部电影[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4 ;安捷伦推出创新10G以太网收发器[N];人民邮电;2001年

5 陈超凡;2014年全球光收发器市场将超5亿美元[N];人民邮电;2014年

6 张伟/北京;全球首款集成式多频段WCDMA/EDGE收发器问世[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多频段WCDMA收发器问世[N];人民邮电;2006年

8 陕西 张贵 编译;AD9361射频捷变收发器[N];电子报;2014年

9 缪健;安捷伦推出首款10Gb/s以太网收发器[N];通信产业报;2001年

10 姜研;松下研制出5.8GHz车载收发器[N];中国交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峻松;高速串行收发器与寄生供电总线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德海;基于framework的收发器开发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宫磊;高速CAN收发器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奚剑雄;高性能收发器的研究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宏莎;CAN总线收发器电路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周祥福;高速VML收发器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胡仁R,

本文编号:1934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34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