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校正天波雷达电离层相位污染的改进方法
本文选题:天波超视距雷达 + 电离层相位污染校正 ; 参考:《电讯技术》2016年11期
【摘要】:时变的电离层会对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回波信号相位进行调制,产生相位污染,导致回波谱展宽。最大似然估计(MLE)法具有比相位梯度法更佳的污染校正效果,但计算量非常大。通过引入投影近似子空间跟踪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LE方法。改进方法采用递归手段估计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避免了特征值分解过程,能够显著降低计算量,污染校正效果与MLE法相当。理论分析与仿真对比表明改进方法普适性强,计算量只有MLE法的万分之一,更适合工程实现。
[Abstract]:The time-varying ionosphere modulates the phase of the sky wave OTHR-echo signal, resulting in phase pollu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broadening of the echo spectrum.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 method has a better pollution correction effect than the phase gradient method, but the computation is very large. By introducing the projection approximation subspace tracking method, an improved MLE method is proposed. The improved method uses recursiv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eigenvec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eigenvalue, avoids the process of eigenvalue decomposition, an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The pollution correction effect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MLE metho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amount is only 1/10000 of that of MLE method.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HA12B01;2012BHA12B02)~~
【分类号】:TN958.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进;超视距雷达及其防空应用[J];现代防御技术;2002年05期
2 吴晓进,谢世富;超视距雷达及其防空应用[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3年02期
3 卢长建;;超视距雷达的发展现状[J];舰船电子对抗;2006年05期
4 曲翠萍;毛滔;;超视距雷达综述[J];雷达与对抗;2006年03期
5 ;美帝的两种超视距雷达[J];无线电工程译文;1971年02期
6 ;什么是超视距雷达[J];无线电工程译文;1971年02期
7 ;美帝是怎样用超视距雷达探测苏修洲际导弹的[J];无线电工程译文;1972年01期
8 ;澳大利亚考虑用超视距雷达进行外海监视[J];现代雷达;1979年03期
9 王军;焦培南;包养浩;;国外的超视距雷达[J];现代雷达;1981年06期
10 王军;;美国超视距雷达的近况和打算[J];现代雷达;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康勇;杨子杰;田建生;王勤;;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干扰源及其抗干扰技术综述[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向敏;王振会;王建;;近海面微波超视距雷达探测距离的预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张佳胤;张振国;刘兴钊;;一种提高随机断续谱信号多普勒分辨率的算法[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吴东风 侯豫 阎涛 编译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完成“金达利”超视距雷达升级改造[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忠涛;新体制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雷文英;多站被动超视距雷达时差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涛;超视距雷达抗瞬态干扰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多芳;岸—舰双基地波超视距雷达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强勇;超视距雷达抗干扰与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博;分布式多载舰地波超视距雷达阵列与信号重构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杨志群;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周忠根;天波超视距雷达瞬态干扰抑制和目标检测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安志娟;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海洋表面流探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周晨;天波超视距雷达坐标配准与多径数据处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毅;天波超视距雷达信号发射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大学;2015年
2 杨志芬;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频率监测子系统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丁甲;基于阵列重构的分布式多载舰超视距雷达DOA估计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高秀政;分布式地波雷达探测性能分析及融合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林志榕;天波超视距雷达慢速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万阁;天波超视距雷达干扰抑制与机动目标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鸣;超视距雷达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曹冲;天波超视距雷达弱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赵伟娟;多基地固定站高频超视距地波雷达主控机软件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林涛;超视距雷达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46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4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