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激光通信中传输能量损耗分析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大气激光通信 + 能量损耗 ; 参考:《激光与红外》2017年09期
【摘要】: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光传输能量损耗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造成接收端光功率损耗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做了综合性的计算机仿真,得到发射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发射天线轴向偏焦和收发天线系统间横向偏移取不同量值时接收端光功率的变化。在损耗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接收端满足最低光功率条件下,偏焦和偏轴相互间的关系,提出通过调节发射天线偏焦来改善远距离接收端天线捕获的方法。在发射功率为10000 m W,距离为10 km,接收端光功率阈值为50 m W的情况下,发射天线未偏焦时收发天线系统间的允许最大偏轴量为495.9mm;当焦点偏移6.69 mm,允许最大偏轴量达到最大值为628.5 mm,与未偏焦的情况相比增加了26.74%,满足接收端光功率要求下收发天线系统间允许横向偏移区域的面积增加了60.63%,这有效地降低了大气激光通信中远距离接收端捕获的难度。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nergy loss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in atmospheric laser communication is analyzed, and several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ptical power loss at the receiving end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uter simulation is done. The change of optical power at the receiving end is obtained when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is focused in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transverse offset between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s is different in the case of a given transmission power. On the basis of loss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focus and offset axis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receiver meets the minimum optical power, and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antenna capture at the remote receiving end by adjusting the focusing of the transmitting antenna. When the transmitting power is 10000 MW, the distance is 10 km, and the optical power threshold at the receiving end is 50 MW, The allowable maximum offset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ntenna systems is 495.9 mm when the transmit antenna is not focused, and 628.5 mm when the focus deviation is 6.69 mm, which is 26.74 mm more than that in the case of unfocusing, which meets the optical power requirement of the receiving end. The area of the allowable lateral offset area between the lower transceiver antenna systems is increased by 60.63,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capturing the remote receiver in atmospheric laser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伟;赵爱新;;大气激光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3期
2 杨乾远;郭军;莫海涛;卫斌;;大气激光通信的自动跟瞄技术探讨[J];广西通信技术;2009年02期
3 龚义森;张明;;大气激光通信的发展和应用[J];军事通信技术;1985年04期
4 王蔚然,袁宏春;大气激光通信的跟瞄系统[J];地质科技管理;1994年03期
5 温涛,魏急波,马东堂;移动大气激光通信中接收视场角的研究与分析[J];红外技术;2003年05期
6 邓代竹,郭华福;多发射机在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应用[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5年04期
7 谭大川,史清白,范天泉;大气激光通信机的设计[J];光电工程;2005年11期
8 王俊生,田波,崔一平;大气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器件;2005年01期
9 余杨;张旭苹;;大气激光通信机的光学模型和物理实现研究[J];激光杂志;2006年01期
10 王志勇;袁强;陈旭辉;孙晖;;一种大气激光通信机的总体设计[J];通信技术;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蒋丽娟;朱道伟;;大气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A];广西光学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马东堂;华卫令;魏急波;;多光束大气激光通信中激光光源的温度场分析[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焦荣;柯熙政;张华;;多业务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陈晓华;戴佳;;航机大气激光通信(网)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殷祖焘;段志姣;;浅谈大气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解东宏;廖晓敏;刘向阳;崔玉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蒋丽娟;朱道伟;;大气激光通信WDM系统关键技术分析[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8 杨利红;柯熙政;魏时光;;大气激光通信中光PPM偏振调制的硬件设计及其仿真实验[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Ⅱ)[C];2008年
9 王惠琴;;大气激光通信中V-BLAST码的研究与实现[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平;移动式大气激光通信信号接收新方法研究 获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勇;大气激光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易湘;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马东堂;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多光束发射和接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张璐;大气激光通信中随机光信号的建模和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瑞青;斜程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误码率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费海荣;基于大气激光通信的综合业务通信平台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万倩芸;大气激光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覃娇;指数威布尔信道下热噪声和散粒噪声对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误码性能影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付丽;大气激光通信仿真软件平台[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先武;大气激光通信脉冲位置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杰;无线大气激光通信损耗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8 孟楷;高效率、高速率大气激光通信接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苗琳;大气激光通信数据传输的仿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0 焦荣;多业务大气激光通信机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3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00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