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ON技术的省联通接入网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全光网 + 光纤接入 ; 参考:《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90年代以后,密集波分复用技术获得了极快的发展速度,并由此推动了光纤通信向更高级的层次发展。光纤作为未来的通信领域、信息领域的重要传输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充分发挥光纤的带宽优势进而利用其广泛分布的传输资源,并最终推动宽带传送技术再一次提高。全光网(All Optical Network)作为一种端到端的全光路,其传输过程中是不存在光电转换、也没有光电转换器的,它的原理即是信号在从网中到用户节点之间的信号通道是一种光的形式,而不是光电依次转换性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全光网有两个基本结构,分别是光网络层和电网络层。通常而言,光网络层一般是说光链路相连的那一部分,依赖与DWDM技术,可在同一光网中传输几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其网格节点之间一般为光交叉连接设备(OXC)。不难发现,在以后的通讯业务、信息产业中,宽带网络有极大可能是全光网络与IP业务网相结合的大格局;基于这些光纤网络的技术,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无源光网络的基本理论。本人在论文设计的初期,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国外有关于无源光网络的技术书籍与技术资料,从中了解到了当今无源光网络的最近技术。整个论文设计的无源光网络区别于传统的传输网络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全程光纤网络传输,传输距离长,网络带宽质量好,网络安全性好,承载多业务模式,光纤到户或到桌面。这些技术优势决定了,整个网络的设计与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是符合现代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潮流的。其次,基于当今通信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础,在光纤网络全球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供FTTX的最优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速的网络访问体验,将各种网络设备优化,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建立一套性价比很高的网络是本论文设计的核心思想。同时,论文中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在不进行大量的投资前提下,显著的提升网络效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网络速度提升的要求。最后,对于全文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与展望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 technology has gained a rapid development speed, and thu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to a higher level. Optical fiber as the future communication field, information field of important transmission basis,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At present, w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bandwidth advantage of optical fiber and make use of its widely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resources,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broadb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again. As an end to end all optical network, there is no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and no photoelectric converter in the transmission process. Its principle is that the signal channel from the network to the user node is a form of light. Instead of optoelectronic sequential conversion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ll-optical network has two basic structures: optical network layer and electric network layer. Generally speaking, the optical network layer usually refers to the part of the optical link connected. Depending on the DWDM technology, it can transmit several optical signal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in the same optical network.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in the future communication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industry, broadband network may be the combination of all-optical network and IP service network.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these fiber-optic network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 basic theory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hesis design, I read a lot of technical books and technical materials abou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which I learned the latest technology of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th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designed in the whole paper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whole optical fiber network transmission, long transmission distance, good network bandwidth quality, good network security, and carrying multi-service mode. Fiber to the home or to the desktop. These technical advantages determine tha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whole network i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is in lin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network technology. Second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network,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FTTX is provided to provide users with convenient, fast and high-speed network access experience. The core idea of this paper is to optimize all kinds of network equipment, to make them exert maximum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o reduce the cost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to establish a set of network with high performance and price ratio.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pplication scenarios, the thesis designs different schemes, makes full use of existing network resources, and improves network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without a lot of invest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for the speed of the network. Finally, the main work of the full text is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9.1;TN91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弘林;无源光网络标准之争[J];通讯世界;2002年01期
2 彭明鉴;彭承柱;;无源光网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当代通信;2005年21期
3 岳红岩;;无源光网络的数字化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9期
4 赵钧锋;;浅谈无源光网络技术在接入网改造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34期
5 顾林君;沈元隆;;下一代无源光网络技术[J];通信技术;2010年09期
6 张凯;;浅谈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Z1期
7 辛喜福;孙健;张大伟;;无源光网络技术应用的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2期
8 王志军;无源光网络标准研究[J];光通信研究;1997年01期
9 姜琳;;无源光网络的光线路相关技术分析[J];硅谷;2013年21期
10 李丽媛;;无源光网络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岐;滕玲;丁慧霞;卢锟;;电力无源光网络设备标准研究与测试评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明伦;;无源光网络研究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A];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瑞峰;林如俭;;无源光网络中的突发同步技术[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郭曼;陈雪;;宽带无源光网络的系统设计[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5 张义堂;许峰;张晓蕾;;无源光纤网络技术在天然气工业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4年通信技术论文集(一)[C];2004年
6 全弘林;;无源光网络工程设计简便方法的探讨——PON均值查图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雨田;;GEPON千兆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平煤十二矿的应用[A];第十八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文玉;初广文;;无源光网络(PON)的应用[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阎阔;张鹏;;FTTH无源光网络研究进展[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森;;FTTH的标准及部署问题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球无源光网络前景看好[N];人民邮电;2006年
2 ;第二季度无源光网络新增用户超过70万[N];人民邮电;2006年
3 ;2008年亚太PON端口预计增长37%[N];网络世界;2008年
4 ;杰尔 华为 共推无源光网络技术[N];人民邮电;2001年
5 通讯员 刘海莲 记者 阎筠;领跑者[N];人民邮电;2009年
6 ;无源光网络的技术发展历程[N];人民邮电;2006年
7 方元;无源光网络:谱写FTTH应用新篇章[N];人民邮电;2006年
8 ;烽火EPON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N];人民邮电;2004年
9 中兴通讯 鲍银涛邋贝劲松;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的演进探讨[N];通信信息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孙兴广 记者 吴苡婷;“八大金刚”新鲜出炉[N];上海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志华;新型无源光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毕美华;波长堆叠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杨红阳;新一代绿色TWDM-PON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周钊;基于密集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寿国础;无源光网络安全技术与关键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吴广生;无源光网络与电网络复合接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洋;无源光网络技术及带宽分配算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尤斯夫(Yousaf Khan);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Ahmed Muddassir Khan(可汗);符合成本效益的高容量无源光网络中强健先进调制格式的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刘海;混合无源光网络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启瑞;基于正交调制和上行再调制的无源光网络的升级[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俊宇;无源光网络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宋安兴;高可靠远距离无源光网络规划与保护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陈萍萍;无源光网络技术在新余电信接入网中的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华祝骏;基于XG PON的TWDM PON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武姗姗;WDM-PON中基于SDN的节能与QoS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7 马骁骥;基于OFDM的WDM-PON系统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王静;高速混沌保密无源光网络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蒋婧;基于时分波分复用的下一代无源光网络资源调度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10 陆凤军;无源光网络光链路二维编解码监测系统信号接收与处理技术[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1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01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