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金属边界智能机天线系统

发布时间:2018-06-24 06:42

  本文选题:金属边界 + 智能机天线系统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分集技术(Diversity)以及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因为高速传输和高频谱效率的特性被工业界和学术界广为关注。通过增加无线链路终端的天线单元数,分集/MIMO技术可以在不改变频谱资源以及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成倍的增加系统的传输速率。然而,移动终端因为尺寸的限制,设计的多天线系统具有较大的包络相关性系数(ECC),影响MIMO天线单元的总效率,尤其是,目前在智能机中需要加入金属边框作为其边界条件。针对加载金属边框的智能机天线系统设计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金属边框对天线系统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其次,详细分析了一些单天线设计的已有技术;然后,简单介绍了一些最近国内外的加载金属边框的天线设计方案;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款金属边界智能机天线系统的设计方案。在金属边框和天线单元共形、直接参与辐射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第一款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可以在低频段(GSM850/900)形成2×2 MIMO系统,在高频段(DCS/PCS/UMTS/LTE2300/2500)形成4×4 MIMO系统。采用不同类型的天线形式来组成天线系统,使得天线系统具有较好的隔离以及分集性能。把金属边框分成三段,每一段均接地的设计思路下本文提出了第二款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采用缝隙(slot)天线的形式,运用了频率可重构技术,在PIN二极管处于“状态1”时候,天线可以在低频段形成2×2 MIMO系统;PIN二极管处于“状态2”时候,天线可以在高频段形成4×4 MIMO系统。用缝隙天线结合金属边框的设计思路,可以有效减少金属边界对于天线系统的影响。金属边框和天线共形,天线单元之间用突出地来去耦,本文提出了第三款天线系统。该天线系统在WWAN/LTE频段可以满足4×4 MIMO系统的指标,特别分析了突出地在该天线系统能拓展天线单元带宽以及提高天线单元之间隔离的作用。四单元天线系统在824~960MHz频段的信道容量可达18bps/Hz,在1710~2690MHz频段则有20bps/Hz。本文尝试了三种对金属边界的处理方案。在这些方案中,天线系统在金属边框下可以良好工作。
[Abstract]:Diversity an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MIMO)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industry and academia because of their high transmission rate and high spectral efficienc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ntenna units in wireless link terminals diversity / r MIMO technology can multiply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the system without changing spectrum resources and transmit power.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size of mobile terminal, the designed multi-antenna system has a large envelop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CC), which affects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MIMO antenna units. Especially, the metal border is needed to be added to the smart machine as its boundary condition. Aiming at the design of smart machine antenna system loaded with metal border,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metal border on antenna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design ideas; secondly, analyzes some existing techniques of single antenna design in detail;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some recent antenna design schemes with metal frame load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ally, three design schemes of metal boundary smart machine antenna system are proposed. The first antenna system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conformal metal frame and antenna element and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radiation. The antenna system can form 2 脳 2 MIMO systems at low frequency (GSM 850 / 900) and 4 脳 4 MIMO systems at high frequency (DCS / PCS / UMTS / UMTS / LTE2300 / 2500). The antenna system is composed of different antenna forms, which makes the antenna system have better isolation and diversity performance. The metal fram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and each section is grounded. A second antenna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ntenna system is in the form of slot (slot) antenna and frequency reconfigurable technique is used. When the (slot) diode is in "state 1", the antenna can form 2 脳 2 (slot) diodes in "state 2" at low frequency band. The antenna can form 4 脳 4 MIMO system in high frequency band. The influence of metal boundary on antenna system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using slot antenna and metal frame. The third antenna syste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metal border is conformal with the antenna, and the antenna elements are decoupled protrusively. The antenna syste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4 脳 4 MIMO system in WWAN / LTE band. Especially, the function of extending the bandwidth of antenna elements and increasing the isolation between antenna elements in the antenna system is analyzed.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the four-unit antenna system can reach 18bps-Hzin at 824U 960MHz and 20bps/ Hzat 17100.2690MHz. In this paper, we try three methods to deal with metal boundary. In these schemes, the antenna system works well under the metal border.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4期

2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3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10期

4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11期

5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6年04期

6 张秀峰;张金柱;;协同天线系统的建模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10期

7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1999年08期

8 钱沈钢;浅谈未来室内天线系统的发展趋势[J];通信世界;2000年03期

9 ;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3期

10 ;天线与天线系统[J];电子科技文摘;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龙;梁昌洪;史琰;;天线系统的广义谐振研究[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王卫民;;天线系统性能对跟踪精度的影响[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3 葛志晨;章文勋;;PBG结构在天线系统中的应用[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建宅;;海杂波测试2.4米天线系统的结构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建平;;紫色光合细菌天线系统中能量传递的超快动力学[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张凤林;孙向珍;;超宽频带单脉冲跟踪天线系统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7 李阳;;13.7米望远镜天线测量[A];中国天文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龚启荣;林邦瑾;;制约逻辑是内涵智能机的逻辑理论基础[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高东升;;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研究[A];2013年“获取新知”专题研讨会——弘扬获取新知的思想 开发振兴贵州的智慧论文集[C];2013年

10 龚启荣;林邦瑾;;制约逻辑是内涵智能机的逻辑理论基础[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文;“静中通”天线系统替电视转播争分夺秒[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车载隐藏式移动天线系统[N];中国汽车报;2002年

3 江波;RFS组合天线系统亮相通信展[N];通信产业报;2005年

4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浅释分布式天线系统[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传输、站址及互操作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5年

6 记者 沈娟;小品牌锐合挑战千元智能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邱本杰;别忘了8.6亿非智能机[N];北京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姚传富;国际品牌为何涉足千元智能机市场?[N];人民邮电;2012年

9 记者 申海洋;高通瞄准千元智能机市场[N];民营经济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逄丹;山东菏泽:把智能机变成傻瓜机[N];通信产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杜丹;ICRH天线系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陈军;高能效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闫继垒;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资源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金兴;大规模天线系统信道测量方法与空间相关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5 黄圣春;大规模分布式天线系统下行链路的资源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6 叶准;分布式天线系统信道容量及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平;智能GPS天线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林晨;机载天线设计及天线系统布局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任余维;大规模MIMO系统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世榕;金属边界智能机天线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房建平;用于用户设备的混合天线系统的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3 陈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干扰对齐应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赵飞龙;伞状可展开天线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5 冯浩;分布式天线系统的能效/谱效性能分析及高能效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谭文婷;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基于不完全CSI的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曹凯;可重构天线系统寻优算法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8 聂波;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能量有效的发送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刘建伟;分布式天线系统中能效优化的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吴玲;分布式天线系统天线选择和定位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60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060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a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