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WED: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结合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持续认证方案
本文选题:持续认证 + 智能终端 ; 参考:《通信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各类可穿戴设备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些设备带有多种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以及用户生物特征,同时可利用这些特征信息来持续认证持有智能终端的用户。然而,受限于卫星移动通信的低传输率以及身份认证过程中对于数据持续传输的需求,目前还没有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这些特征对用户进行持续身份认证的研究工作。为解决该问题,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提出一个结合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持续认证方案(CASTWED),并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数据表明,CASTWED方案可以在支持10万用户并发访问的同时,仅需占用Ku波段60 Mbit/s的传输带宽。
[Abstract]:All kinds of wearable devices, such as smart watches and smart bracelets,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all over the world. These devices are equipped with a variety of sensors that can sens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user biometrics and can be used to continuously authenticate users who hold intelligent terminals. However, due to the low transmission rate of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continuous data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here is no research work on the continuous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of users using these features in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scheme (CASTWED) combining wearable devices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s is proposed in the satellit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ecurity of the scheme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support 100000 users' concurrent access and only need 60 Mbit / s bandwidth of Ku-band.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2016YFB0800301)~~
【分类号】:TN9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木,周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02年06期
2 郑碧月,胡金泉,王小骏;全球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发展现状[J];山东电子;2002年03期
3 ;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将于12月2日在北京召开[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4年21期
4 王素萍;韦娟;王艳君;;适合国情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初步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10期
5 ;卫星移动通信多媒体技术应用研讨会即将举办[J];数字通信世界;2008年05期
6 任丹;;一种新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7 陈如明;面向21世纪的现代卫星移动通信(下)[J];电信科学;1994年09期
8 童铠,郭建宁;国内卫星移动通信发展初步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94年04期
9 杨震中;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1994年04期
10 段永煌;海事卫星移动通信在我国的应用及前景[J];四川通信技术;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京;赵明;晏坚;;关于发展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些思考[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翟立君;汪春霆;;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吕强;谭强;冯tD;梁宗闯;;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论证及关键技术研究[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广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吕智勇;;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现状与发展[A];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更新;;卫星移动通信的技术发展概况、特点及趋势[A];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7 朱德生;;卫星移动通信面临的挑战与应用前景分析[A];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8 闵士权;;卫星移动通信概况与我国发展策略思考[A];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9 李春华;;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与前景[A];卫星移动通信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10 朱德生;;卫星移动通信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A];2005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资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陈东 梁宗闯 刘乃金 李新刚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导弹控制系统仿真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马静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冯tD 梁宗闯 白光明;卫星移动通信三大关键技术[N];通信产业报;2010年
2 总参通信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朱德生;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思考[N];通信产业报;2001年
3 ;基于CDMA的卫星移动通信[N];人民邮电;2001年
4 本报记者 卢子月;卫星通信六大应用领域[N];通信产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异舟;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王莹;卫星移动通信网若干理论和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仲伟志;宽带卫星移动通信小波包分复用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刚;非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组网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周坡;基于OFDM的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6 余平;基于小卫星移动通信的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卓永宁;低轨小卫星移动通信与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晨;自有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的需求效益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邹盼希;基于0.18μm CMOS工艺的低功耗卫星移动通信发射机芯片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安韬;Ku/Ka双频段共用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闫培峰;卫星移动通信网TDMA协议仿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5 王俊飞;卫星LTE移动通信适应性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6 贾景惠;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研究与实现验证[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咪;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拟算法研究与软件设计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红娟;基于OFDM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信道估计及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朱哲;卫星移动通信控制信道的软件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姜玉洁;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12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11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