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5 19:15
【摘要】:微波光纤传输系统因具有损耗低、传输带宽大、电磁兼容等优点,可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传输微波信号时,光纤折射率和光纤长度随着环境温度、应力等因素变化会对系统产生外加的相位抖动,导致接收端的信号相位不稳定。针对微波光纤传输中电域稳相控制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往返相位校正的方法从相位检测、相位补偿和自适应相位控制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相位检测:根据往返相位补偿原理,利用鉴相模块对发送端本地微波信号与接收端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相位差检测。然后鉴相器输出有相位差信息的电压信号,经过嵌入式处理器由模数转换进行信号采样和数据处理,从而完成微波信号相位的检测。同时,为抑制电源和微波器件带来的噪声以提高鉴相精度,设计了专门的电源稳压模块。(2)相位补偿:系统采用模拟微波压控移相器对相位进行补偿。采集到相位差信息之后,通过数模转换输出的模拟电压来调节微波电控移相器的控制电压,由直调激光器调制的微波信号即为相位补偿之后的信号。光纤远程传输后,接收端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直接检测,使解调的微波信号相位和发送端微波信号相位实现同步。(3)自适应相位控制:在发送端稳相控制系统中,由于模拟-数字转换模块采集鉴相模块输出的电压带有两倍相位抖动信息,数字-模拟转换输出的电压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来实时地控制移相器补偿一倍的相位抖动,从而对微波信号的相位进行自动控制。最后,在实验室组建了系统测试链路,对2.4GHz微波信号传输50km单模光纤的稳相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测得2000秒内信号相位抖动小于1.7ps;施加应力的情况下100秒内信号相位抖动小于4.8ps。
[Abstract]:Microwav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low loss, large transmission bandwidth and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When optical fiber transmits microwave signal, the change of fiber refractive index and fiber length with ambient temperature, stress and other factors will produce additional phase jitter on the system, resulting in the signal phase instability at the receiving end. Aiming at the key technology of phase stabilization in electric domain in microwave fiber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hree aspects of phase detection, phase compensation and adaptive phase control by using round trip phase correction method. (1) Phase dete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ound-trip phase compensation, Phase discrimination module is used to detect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cal microwave signal at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signal returned from the receiver. Then the phase discriminator outputs the voltage signal with the phase difference information. The signal is sampled and processed by the embedded processor by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thus the phase detection of the microwave signal is completed.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noise caused by power supply and microwave device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phase detection, a special power supply voltage stabilizer module is designed. (2) Phase compensation: the system uses analog microwave voltage-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to compensate the phase. After the phase difference information is collected, the control voltage of the microwave electronic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is adjusted by the analog voltage of the digital-analog conversion output. The microwave signal modulated by the direct-modulated laser is the signal after the phase compensation. After the optical fiber remote transmission, the receiver directly detects the phase of the demodulated microwave signal and the transmitter microwave signal by using photodetector. (3) Adaptive phase control: in the transmitter phase stabilization control system, Because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module has double phase jitter information,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module can be controlled in real time by the phase shifter to compensate for the double phase jitter through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The phase of microwave signal is controlled automatically. Finally, the system test link is set up in the laboratory, and the stable phase control system of 2.4GHz microwave signal transmission 50km single-mode fiber is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al phase jitter is less than 1.7psin 2000 seconds and less than 4.8ps in the case of stres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本章;;光纤损耗简易测量装置等通过鉴定[J];传输线技术;1983年02期

2 戚红亮;光纤的损耗[J];现代通信;1999年08期

3 李天初,方毓文,张诚平;“熔接补偿剪断法”标定标准光纤的损耗[J];现代计量测试;2001年03期

4 蔡春平,高秀敏;光纤涂料对光纤衰减的影响[J];应用光学;2001年03期

5 江俊峰,张以谟,刘铁根,丁胜;掺锗光纤的光敏机理及增敏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光学技术;2003年02期

6 孙大华,孙贵廷;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光纤损耗的因素[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4年06期

7 谭海艳;赵鑫;;光纤损耗的理论分析与测量[J];甘肃科技;2009年21期

8 宋镜明;郭建华;王学勤;胡姝玲;;光纤辐射致衰减效应[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2年08期

9 刘诗明;;光纤弯曲损耗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10期

10 曹维敏;;测量光纤损耗极小变化的高稳定测量装置[J];传输线技术;198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斌;;浅谈影响光纤拉丝衰减的因素[A];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贵廷;;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影响光纤损耗的因素[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储九荣;张海龙;刘志飞;吴祥君;;环境因素对塑料光纤损耗的影响[A];中国通信学会200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童维军;林峰;;中国光纤产业面临的机会与挑战[A];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推进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林傲祥;周志广;湛欢;何建丽;;碲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与性质研究[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张建明;;G.655光纤在应用中的问题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原源;李曙光;;大模式面积光子晶体光纤损耗和色散特性的多极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钱新伟;王瑞春;赵建东;吴小松;;具有卓越抗老化性能的新一代光纤涂层[A];中国通信学会2010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戴碧智;张在宣;李晨霞;金尚忠;;光纤拉曼放大器在RoF系统中的应用实验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吴飞龙;郑小莉;徐杰;杨力帆;;基于SDH海底光纤在线监测系统研发与应用[A];第二十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雅丽邋编译;百折不挠的光纤[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海龙;帝斯曼提升光纤品质[N];通信产业报;2013年

3 美国康宁公司;光纤抗微弯方法 致力提高相关性能[N];通信产业报;2012年

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广东分公司 范立志;跨越FTTH建网难关[N];通信产业报;2010年

5 记者韩维阳;光纤体检又添利器[N];中国质量报;2003年

6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钱新伟 王瑞春 帝斯曼迪索有限公司 赵建东 吴小松;具有卓越抗老化性能的新一代光纤涂层[N];通信产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宝亮;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于荣金: 从结构上降低塑料光纤损耗[N];通信产业报;2012年

8 黑龙江 郝高麟;光纤非接续损耗的成因和解决方法[N];电子报;2012年

9 康宁通信大中华区光纤部;超级连接的世界:用于下一代网络发展的光纤技术[N];通信产业报;2012年

10 北京康宁光缆有限公司技术部;FTTH:构建接入网可靠基石[N];通信产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硕;碲基玻璃的中远红外传感及热电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姚琼;光纤谐振腔及谐振腔光纤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申向伟;高非线性光纤与硅波导若干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春;光纤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2 王艺潼;光纤中基于SBS效应的微弱光信号放大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梅卫龙;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4 孙海华;光纤带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赵干;工程实践中的光纤损耗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马思宁;电力光纤损耗及测试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7 高明娟;光纤特性测试及数据采集与处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8 李振;光纤中高相干脉冲激光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满晓晶;光纤分布式测量中事件分析及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潘欣云;水溶液中微纳光纤环形谐振腔特性及传感应用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25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125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