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VLC与Wi-Fi混合组网架构设计及吞吐量性能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density users and high service quality in large indoor pla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advantages of Wi-Fi placement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a scheme of indoor VLC hotspots and a Wi-Fi hot spot hybrid network is proposed,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network is designed.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typical square layout of the lamp, taking the room of 10 m 脳 10 m 脳 3 m as an example, a method of grouping multiple lamps to change the number of VLC hot spots is given. The number of lights and the number of VLC hotspots and the luminous half-power angle are optimized to improve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the optical link.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optical link throughput is 16.7 times that of a Wi-Fi hot spot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effective lighting area and communication area. At the same time, the throughput of the optimized optical link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layout method of a lamp or a hot spot. Thus, the total throughput of the system and the service quality of the users are improved.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13AA013603)
【分类号】:TN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馨跃;;室内可见光通信混合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3年11期
2 骆宏图;陈长缨;傅倩;赵惠珊;莫晨晓;;白光LED室内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J];光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3 丁德强;柯熙政;;可见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明;;基于FPGA的激光光束自对准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05期
2 方晓东;;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7年04期
3 陈雯雯;周杰;;高性能网络接入服务器框架的设计[J];软件;2017年04期
4 李津宁;位浩杰;陈梦雯;张立红;陈文娟;;基于可见光通信原理的智能车库导航系统[J];电子世界;2017年07期
5 吴楠;杨爱英;冯立辉;忻向军;;可见光定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6 周锦荣;洪伯达;纪培彬;;功率型白光LED无线音频传输系统设计[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7 丁昆;张涛;郑伟波;;基于可见光通信技术的便携式光天线设备[J];光通信研究;2017年01期
8 罗倩倩;;基于四基色LED的CSK和PAM联合调制系统[J];光通信技术;2017年02期
9 宋传旺;孙凡晴;李恩玉;吴则举;谢帅虎;;基于白光LED的短距离传输系统设计[J];光通信研究;2017年01期
10 彭骁;;自由空间可见光通信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治同;纪越峰;;Efficient user access and lamp selection in LED-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network[J];Chinese Optics Letters;2012年05期
2 傅倩;陈长缨;洪岳;邓椺;;改善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0年02期
3 于志刚;陈长缨;赵俊;王康模;刘兴华;刘小冲;;白光LED照明通信系统中的分集接收技术[J];光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4 丁德强;柯熙政;;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无线局域网系统设计与仿真[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术平,周凯祺;2G与3G混合组网策略研究[J];移动通信;2005年08期
2 刘术平,周凯祺;2G与3G混合组网策略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07期
3 赵健;颉亚伟;;浅谈TD-SCDMA HSDPA技术与组网策略[J];电子世界;2011年12期
4 鲁义轩;;CDMA向融合型LTE演进的两大关键[J];通信世界;2013年26期
5 金凡;;混合组网:中国3G的平衡术[J];互联网天地;2004年10期
6 张馨跃;;室内可见光通信混合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3年11期
7 董江波;吴兴耀;;TD-SCDMA网络HSDPA引入后的组网策略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7期
8 李俭伟;从韩国经验看TD-SCDMA混合组网的挑战[J];广东通信技术;2004年11期
9 张建林;;TD-SCDMA/GSM混合组网分析[J];现代电信科技;2005年12期
10 杜雪涛;;TD-SCDMA混合组网策略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温迟;张毅颖;;GSM双频混合组网在大连的应用情况[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蓝舫情;陈惠玲;;TD-SCDMA与WLAN混合组网模式研究[A];广东通信2010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许俊禹;;WLAN与CDMA1X混合组网中统一认证及计费的解决[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唐敬雄;;试论WLAN与GSM混合组网[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钱小聪;穆明鑫;郑宝玉;崔景伍;;CDMA与ad hoc混合组网系统容量分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钱小聪;穆明鑫;郑宝玉;崔景伍;;CDMA与ad hoc混合组网系统容量分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书娜;廖斌;;10G EPON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余京丰;3G混合组网能否“瓜熟蒂落”?[N];通信信息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晓雅 周春柏;青奥会,混合组网试验田[N];人民邮电;2014年
3 本报记者 沈加军;推动4G混合组网全国放行应该更快一点[N];通信信息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陈丽容;吴洪:混合组网降低消费者4G使用门槛[N];通信信息报;2014年
5 徐勇;TDD与FDD融合是大势所趋[N];人民邮电;2013年
6 王涛;组网四方激辩:独立与混合之争[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王涛;3G网络在中国不好“混”[N];通信产业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李培培;最大限度享受成本福利[N];通信产业报;2014年
9 王涛;3G的真实与谎言[N];通信产业报;2004年
10 刘月明;混合组网融合不同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峰;基于节点粘度的混合组网架构及性能优化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坤;中国电信云南丽江公司LTE混合组网方案设计和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胡凯;基于IPRAN的江西电信4G混合组网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汤涛;江西电信TD-LTE混合组网实验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4 安钢;多种无线数据技术混合组网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梁明智;家庭网络混合组网技术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宏书;GSM900M/1800M混合组网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张亮;GSM/TD-SCDMA混合组网下的网络优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文;面向混合组网的干扰共存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李钰洁;LTE Small Cell混合组网中移动负载均衡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吴迪;电子装备健康管理平台中RFID与ZigBee混合组网的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63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16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