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递归最小不连续相位解缠算法及其优化方法
[Abstract]:A non recursive minimum discontinuous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is proposed and its unwrapping efficiency i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inimum discontinuous algorithm, a non-recursive minimum discontinuous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stack to preserve the intermediate data in the growth edge addition process and the de-loop process. Then it is combined with the quantization mass-guided phase unwrapping algorithm to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by limiting the optimization region. The results of 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nd InSA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interferometric phase unwrapp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hase unwrapping while maintaining the precision of phase unwrapping.
【作者单位】: 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水声技术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4015,616714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5M582313)~~
【分类号】:TN9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鲁才;王耀南;;基于映射的分枝切割相位解缠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昆;贺新;徐家品;;相位解缠枝切法中的枝切线设置的优化[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3期
3 朱挺;王正勇;谢明;余艳梅;罗代升;;四向加权最小二乘法相位解缠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龚国静;罗代升;何小海;;无权重多重网格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4期
5 闫满;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二维元胞自动机相位解缠算法的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4期
6 刘国林;郝华东;陶秋香;;卡尔曼滤波相位解缠及其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0期
7 董春敏;刘国林;于胜文;刘伟科;周伟;;加权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的一种改进[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S1期
8 黄海风;王青松;张永胜;;一种多基线相位解缠频域快速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9 刘伟科;刘国林;陶秋香;;基于同伦算法的非线性最小二乘相位解缠[J];测绘科学;2012年04期
10 钟何平;唐劲松;张学波;;基于最小不连续的分块相位解缠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查显杰;戴志阳;;一种精确的InSAR形变干涉图相位解缠算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廷臣;焦明连;史建青;王秀萍;;InSAR图像相位解缠的最小费用流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钟何平;张森;田振;唐劲松;;InSAS干涉图相位解缠方法比较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瀚雯;单/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会涛;多基线相位解缠绕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会战;路径跟踪法相位解缠算法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魏志强;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若干关键技术的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汪鲁才;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何儒云;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处理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黄倩;基于高性能计算的InSAR相位解缠并行算法研究与云平台构建[D];南京大学;2015年
9 熊涛;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10 彭曙蓉;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澜心;基于最小二乘的相位解缠理论与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裴旭;星载InSAR技术在高原地区提取数字高程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元亚菲;InSAR相位解缠算法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朱超猛;高精度InSAR配准及相位解缠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时代奇;基于BP的InSAR成像算法及多基线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邓兵华;高精度InSAR系统干涉处理算法及软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俊慧;基于SFCW的GB-InSAR形变监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于向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及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9 段建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相位解缠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杨秋玲;低相干雷达干涉信息相位解缠技术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2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252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