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海上溢油合成孔径雷达探测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09:57
【摘要】: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区分溢油和类油现象是溢油SAR探测的关键任务。实现该任务一般可分为3步:首先是提取油膜和类油膜的特征;然后筛选出有助于油膜和类油膜分类的关键特征;最后构造有效的分类器进行模式识别以便做出准确的判别。本文基于2011年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期间的15景SAR图像提取了138个油膜和类油膜样本的几何特征、背景特征、散射特征和纹理特征,将Fisher判别率和序列前向选择方法相结合,筛选出背景后向散射系数标准差、逆差距、能量和后向散射系数的均值四个关键特征组成的特征子集。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分类器的精度,将决策树模型CART算法与Bagging技术相结合,通过随机抽样给出多个维数相同大小的训练数据集从而建立多个决策树模型,以投票的方式对油膜和类油膜样本进行分类;最后,文中采用了五折和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对油膜和类油膜的分类结果进行评估,研究显示基于Bagging的决策树方法的油膜和类油膜分类的平均精度在85%以上,且将文中所用基于Bagging的CART决策树分类算法与经典CART决策树分类算法及神经网络分类算法相比较,发现本文所用方法的分类精度较高,从而表明了该方法在溢油SAR探测方面的可行性。
[Abstract]:The key task of oil spill SAR detection is to distinguish oil spill from oil spill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The task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first, extracting the oil film and oil-like film characteristics; then screening out the key features that are helpful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oil film and oil-like film; finally,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classifier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in order to make accurate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15 SAR images of oil spill accident in Penglai 19-3 oilfield in 2011, the geometric features, background features, scattering features and texture features of 138 oil film and oil-like film samples were extracted. The Fisher discriminant rate was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equence forward sel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subsets of four key features, 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inverse gap, energy and mean value of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are selected.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lassifier, the decision tree model (CART) algorithm is combined with Bagging technology, and several decision tree models are established by random sampling of training data sets of the same dimension. Oil film and oil-like film samples were classified by voting. Finally, 50% discount and 10% cross-valida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oil film and oil-like film.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oil film and oil film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Bagging decision tree method is more than 85%, and the CART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agging is compared with classical CART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and neural network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It is foun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high, which show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n oil spill SAR de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海洋公益性科研专项(201505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01520)资助~~
【分类号】:TN9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一戎,朱敏慧;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年02期

2 袁孝康;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J];上海航天;2002年05期

3 谢列宾,王贞松;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压缩的研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2年12期

4 冷雪飞,刘建业,熊智;合成孔径雷达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4年10期

5 ;2005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会议在南京召开[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5年04期

6 赵玉洁;张坚;;2005年中国合成孔径雷达会议在南京召开[J];电子科学技术评论;2005年06期

7 王腾;徐向东;董云龙;张莉;苏伟;;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5期

8 巨文珍;王新杰;;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05期

9 许伟武;许鑫家;;居高临下洞察秋毫——国外小型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近况[J];国际航空;2009年02期

10 田锦昌;;合成孔径雷达在军事上的应用分析[J];飞航导弹;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光沿;;国外合成孔径雷达发展现状[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祥坤;张云华;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的近空间平台应用[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3 陈浩;于小红;;空间合成孔径雷达原理及其抗干扰技术[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高莉;;浅述合成孔径雷达新技术的发展[A];中国雷达行业协会航空电子分会暨四川省电子学会航空航天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志鑫;;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应用及发展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唐智;周荫清;李景文;;曲线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崔海英;张祥坤;姜景山;;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星载实现的可行性分析[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8 刘志刚;张伟;陈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进展与趋势分析[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9 张嵬;;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的金星表面形貌成像覆盖性分析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10 叶伟;贾鑫;刘树贤;;编码调频斜率合成孔径雷达信号抗干扰仿真[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伟武;一磅重纳米合成孔径雷达问世[N];中国航空报;2006年

2 士元;“X卫星”多视角观测转眼不转身[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陈晓阳 林迟迟;无人侦察的“梦幻组合”[N];中国国防报;2009年

4 庞之浩;SAR—X:德探测卫星全球测高[N];中国国防报;2007年

5 拉德哈克瑞斯纳·劳(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会)本报编译 王寒;以色列暗助印度太空军事能力[N];世界报;2009年

6 徐英淑;以先进的雷达开拓遥感应用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许伟武;诺·格公司演示世界首部合成孔径激光雷达[N];中国航空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 张利文 记者 张晓祺;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N];解放军报;2012年

9 天兵;“宇宙-地中海”系列卫星构建空中情报侦察网[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新文;以色列精心编织“天网”[N];中国国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剑兵;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昕;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频域模拟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佳佳;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陈朝焰;合成孔径雷达地面运动目标检测性能改善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蔡永俊;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研究与系统实现[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年

6 刘志坤;合成孔径雷达用于测雨的算法及天线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7 黄广民;数字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4年

8 唐波;合成孔径雷达的电子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9 张祥坤;高分辨率圆迹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机理及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10 王新民;合成孔径雷达原始回波模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学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许平;弹载双基地SAR的BP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梁思嘉;直升机载ROSAR低空环境感知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许斌;基于多片TMS320C6678的SAR斜视实时成像实验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刘毅;激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冯玉佩;时域全波电磁算法在非线性调频波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侯英杰;基于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的地面运动目标检测[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姜术红;基于FPGA的机载SAR预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年

9 李锋;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伟;合成孔径雷达目标成像仿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89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2589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