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一对多激光通信技术在编队飞行星座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15 07:11
【摘要】:基于旋转抛物面基底的多反射镜拼接光学天线,提出一种一对二激光通信组网方案,并对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对星间激光通信链路进行了功率裕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一对二激光通信距离达200km,通信速率为2.5Gbps。该方案可为编队飞行星座内通信组网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Abstract]:Based on the optical antenna spliced by multi-reflector on the rotating paraboloid substrate, a one-to-two las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scheme is proposed, and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and the power margin of the inter-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 is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ance of one-to-two laser communication is 200km and the communication rate is 2.5Gbps. This scheme can provide a new technical approach for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in formation flying constellation.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长春狮凯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338116)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亮;李斌;王强;郑珍;;三维编队飞行短时记忆控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5期

2 张剑波;庞艳杰;;电磁编队飞行建模与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4年01期

3 贺佳;郭庆;;编队飞行卫星覆盖特性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05年11期

4 杨凯;郑建华;;编队飞行构形设计初始化及稳定性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8年07期

5 董晓光;曹喜滨;张锦绣;施梨;;编队飞行最优相对轨迹生成与跟踪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3年01期

6 张云华;张祥坤;姜景山;;空间虚拟探测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12期

7 刘小雄;武燕;李广文;章卫国;;双机编队飞行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设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22期

8 张保群;宋申民;陈兴林;;编队飞行挠性航天器的输出反馈姿态协同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年07期

9 林金永;李刚;孙圣和;朱文彪;高晓颖;;自主编队飞行大系统的建模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16期

10 宋琛;韩潮;;编队飞行卫星高精度自主相对定轨研究[J];测控技术;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长清;;航天器电磁编队飞行轨道和姿态终端滑模控制[A];The 5th 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彭良福;林云松;;编队飞行防撞系统的建模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3 林来兴;;小卫星星座与编队飞行三维定位系统和控制[A];全国第十二届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禹凯;徐明;;编队飞行航天器的自主控制策略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黎康;;编队飞行卫星相对轨道动力学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王黎沁;曾国强;胡敏;;编队飞行卫星碰撞概率及碰撞规避策略仿真分析[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倪娜;贾英民;;一种卫星平面圆形编队飞行的鲁棒控制方法[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苟兴宇;李克行;张斌;刘捷;董筠;;实践九号编队飞行轨控中的姿轨耦合与推力损失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正;朱兴动;张六韬;;三维空间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模型[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杨凯;郑建华;吴霞;;编队飞行构形设计初始化及稳定性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李红;飞机编队飞行好处多多[N];科技日报;2002年

2 记者 王洪山、李宣良;我国将发射50多颗小卫星[N];人民日报;2006年

3 记者 冯志文;以研制可编队飞行的纳米级卫星[N];科技日报;2012年

4 杨孝文;机器昆虫将编队飞行,组建未来军团[N];中国国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卫东 特约记者 周敬波;陆航群鹰,此次飞行向海洋[N];解放军报;2011年

6 赵启洪 蒋龙 刘白;“低空猎鹰”牟春江[N];中国国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孟云鹤;近地轨道航天器编队飞行控制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韩龙;编队飞行航天器相对状态的立体视觉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罗成;近地轨道空间飞行器编队飞行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郑重;多航天器编队飞行分布式协同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蒋方华;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万婧;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方挺;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中的视觉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学坤;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巡航飞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郑红星;多杀伤器分离稳定与编队飞行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宏艳;输入受限的航天器编队飞行姿态协同控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刘志勇;紧密编队飞行涡流减阻机理及队形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傅敬博;通讯受限条件下航天器编队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谢中秋;电磁编队飞行网络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张亚南;多弹编队飞行协同制导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张尚强;编队飞行相对运动自主导航与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祝淼;基于对偶四元数的编队飞行卫星螺旋修正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0 李洋;航天器编队保持与姿态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71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271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