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大气湍流及瞄准误差联合效应下全光中继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

发布时间:2018-10-19 18:35
【摘要】:给出了一种采用全光放大转发中继的双跳自由空间光(FSO)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假定采用副载波强度调制,考虑背景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导出了在Gamma-Gamma大气湍流复合信道下系统的误码率(BER)和中断概率闭合表达式。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采用全光放大转发中继的FSO系统与电放大转发中继FSO的中断概率及误码率,并且分析了大气湍流、信噪比(SNR)等参数对全光中继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全光放大转发中继的系统性能优于电放大转发中继;可以通过优化波束宽度使得全光中继的系统性能达到最优。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basic structure of a two-hop free-space optical (FS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ll-optical amplifier relay is presented.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nois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assumed to be subcarrier intensity modulation. The BER (BER) and the closure expressions of outage probability of the system in Gamma-Gamma atmospheric turbulent composite channel are derived. The interrupt probability and bit error rate (BER) of FSO system using all-optical amplifier relay and FSO of electric amplifier relay are analyzed by simulation. The effects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 and SNR on the performance of all-optical relay system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all-optical amplifier relay is better than that of electric amplifier relay, and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all-optical relay can be optimized by optimizing the beam width.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07039)资助项目
【分类号】:TN92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浩;肖立民;闫阳;王京;;译码转发认知双向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2 赵诗琴;杜荣;李剑;李生红;;基于干扰建模的通信中断概率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3年07期

3 王俊波;王金元;林敏;陈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系统上行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5期

4 孙立悦;赵晓晖;虢明;;基于中断概率的协作通信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J];通信学报;2013年10期

5 嵇建波;唐晓辉;;认知选择协同分集任意信噪比中断概率的分析[J];电讯技术;2009年07期

6 洪路峰;杨晓非;刘占军;;基于中断概率的协作伙伴选择策略[J];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02期

7 刘磊;汤滟;;无线传感网两种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1期

8 季彦呈;葛建华;李靖;师晓晔;;增强型编码双向中继方案及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1期

9 冉杰;王羽莹;;两跳单节点选择增量中继系统及其中断概率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1年12期

10 王俊波;王金元;陈华敏;陈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系统下行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罗会平;覃团发;刘家锋;;基于自适应协作发送协议的中断概率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蔡跃明;杨炜伟;王智林;;基于中继选择的差分放大转发传输系统性能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燕锋;许波;沈连丰;;基于TD-SCDMA的Ad hoc网络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雨佳;多天线选择系统保密中断概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周佳;多天线双向中继网络传输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张沉思;高效低复杂度的双向放大转发中继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苏玉萍;无线中继通信系统的可达速率区域及中断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袁福;协作认知中继网络中的资源管理及中断概率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杜冠瑶;无线协作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和信息能量同传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7 吉晓东;多用户协作通信中的双向中继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刘阳;基于中继协作的认知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代泽洋;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类先富;Nakagami/Rayleigh衰落信道下无线中继通信系统及其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融;认知中继网络的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许悦;基于干扰管理的家庭基站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赵强;无线认知中继网络干扰分析及中断概率优化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孙湘琪;认知中继网络模型及中断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陈亮;机会干扰对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周铭;无线中继网络中继选择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孟庆宇;无线中继网络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魏良武;自适应分级MIMO协同中继的D2D通信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张元玉;两跳无线网络偷听者容忍能力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傅杰;基于有限反馈的V-BLAST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2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282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