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空间信息网络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10-22 16:04
【摘要】:空间信息网络具有高动态拓扑,大时空尺度、多样化业务和星上资源受限等特点。随着星间组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航天活动的不断增加,航天器用户的动态多址接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了典型多址接入技术的主要特点;然后在空间信息网络场景中,对基于竞争的分布式接入控制、基于无冲突的集中式接入控制以及多协议混合接入控制等三种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了性能分析,对比剖析了三种多址接入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分别提出了典型多址接入技术在未来空间信息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和适应性改造方法。
[Abstract]:Spatial information net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dynamic topology, large space-time scale, diversified services and limited onboard resources. With the maturation of inter-satellit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of space activities, the dynamic multiple access problem of spacecraft users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institutions. Firstl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and then in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network scenario, the distributed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competition is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ies based on conflict free centralized access control and multiple protocol hybrid access control is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hree multiple access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Finally, the typical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adaptive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typic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spatial information network are proposed.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信息与导航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6123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No.91638101)
【分类号】:TN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进海;随机竞争法多址接入控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张文柱,李建东,刘凯;依据用户妥善安排的多址接入协议在分布式无线网络中的性能研究[J];电子学报;2002年08期

3 郜宁;姚宏;张国龙;李明贵;;一种改进的多址接入协议[J];航空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4 张学一;付晓梅;周化锰;;一种格约减辅助的协作多址接入方案[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陈晓曙,杨烨,王霄峻;预约统计无线分组多址接入控制方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6 唐文照;李波;张蕊;;基于信道预约及信道感知的复合多址接入协议[J];计算机仿真;2009年08期

7 王正超;;基于中央预定信令调控的多址接入(英文)[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肖楠;梁俊;柏鹏;赵尚弘;;基于状态响应的分组预约多址接入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年06期

9 刘凯 ,李建东 ,张文柱;一种用于多跳分布式无线网络的多址接入协议及其性能分析[J];计算机学报;2003年08期

10 何宏;李建东;盛敏;;一种基于实时优化思想的多址接入协议性能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雪田;周正;张晓平;;基于正交小波波形的多脉冲超宽带多址接入系统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朱雪田;周正;张晓平;;基于正交小波波形的多脉冲超宽带多址接入系统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汉涛;刘凯;张军;;高动态自组织网络中的高效多址接入协议[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继东;郑宝玉;;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多包接收的多址接入方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樊艳;谢文武;刘守印;黄光明;郑军;;UWB系统多址接入方法的比较研究[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赵瑞琴;申晓红;白卫岗;;IEEE 802.11多址接入机制在水声网络中的应用研究[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Ⅰ)[C];2012年

7 邢小琴;刘凯;;Ad Hoc无线网络中信道选择冲突避免多址接入协议[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王辉宇;沙学军;张乃通;;多径环境中TH-UWB的多址接入模型[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王大鹏;刘凯;;多跳Ad Hoc网络中保证QoS的多址接入协议[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李建新;郭峰;刘增基;刘乃安;李爱玲;;单码CDMA多址接入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晋;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巫书航;基于信息论的多址接入信道用户协作关系的建立与识别[D];清华大学;2015年

3 王献斌;低复杂度大规模接入协议设计[D];浙江大学;2017年

4 周亚建;无线多址接入技术和多播路由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5 虞凯;移动通信系统多址接入干扰与小区间干扰分析与抑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京席;多址接入信道下LDPC码的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陈丹;MIMO链路ad hoc网络中的多址接入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郭超;空间信息网络拥塞控制与路由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赛;TTNT数据链的多址接入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冉少强;基于Nutaq平台的高效多址接入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国鑫;无线自组织网络TDMA多址接入和分组转发设计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徐鑫;基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多址接入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肖正瑛;认知多址接入系统中的吞吐量和能量消耗优化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6 张玲玲;空天信息网络宽带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杨永涛;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刘丹;分层自组网中混合多址接入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胡一帆;基于中继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亚辉;稀疏码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87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287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