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并联自适应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

发布时间:2018-11-05 16:43
【摘要】:针对传统大参数信号自适应随机共振方法存在的变换尺度变化范围选取缺乏固定标准、参数自适应效率低、检测到的目标信号不够明显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并联自适应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实现强噪声背景下大参数微弱信号的快速、有效检测。推导出基于采样频率的变换尺度的最大变化范围,将该范围平均分段,以输出信噪比为适应度函数,在变换尺度各子搜索范围和共振系统参数搜索范围内,采用带极值扰动的简化粒子群算法对变换尺度及系统参数进行自适应优化选择;将优化得到的变换尺度和系统参数分别作为并联各子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入信号变换尺度和系统参数;将各子系统的输出响应分别进行自相关处理后,合成为最终的系统输出响应。仿真及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强噪声背景中的微弱目标信号具有准确的检测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参数自适应效率,突出检测到的目标信号,增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adaptive stochastic resonance (SRR) methods, such as the lack of a fixed standard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range of transformation scales, the low efficiency of parameter adaptation, and the lack of obvious detected target signals, etc. A method of weak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parallel adaptive stochastic resonance is proposed, which can detect weak signal with large parameter under strong nois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he maximum variation range of the transform scale based on sampling frequency is deduced. The range is divided into sections, and the outpu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s taken as the fitness function. In the sub-search range of the transform scale and the parameter search range of the resonance system, A simpl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extremum perturbation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transformation scale and system parameters. The optimized transformation scale and system parameters are used as input signal transformation scale and system parameters of parallel sub-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respectively. The output response of each subsystem is synthesized into the final output response after auto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accurate detection ability for weak target signal in strong noise background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rameter adaptive efficiency and highlight the detected target signal. Enhance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weak signal in strong noise background.
【作者单位】: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7系;新疆军区指挥自动化站;
【基金】:国防预研基金项目(9140A27020214JB14435)
【分类号】:TN91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良;陈励军;陆佶人;;海洋噪声背景下基于随机共振方法的波束形成[J];声学技术;2006年02期

2 王晶;张庆;梁霖;张熠卓;徐光华;;采用遗传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吴利平;李赞;李建东;;随机共振参数的自适应调整策略与性能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李晓龙;冷永刚;范胜波;石鹏;;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的随机共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2期

5 张晓燕;徐伟;周丙常;;周期矩形信号作用下时滞非对称单稳系统的随机共振[J];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6 张礁石;杨子贤;卢结成;;阈值阵列模型与超阈值随机共振[J];通信技术;2012年07期

7 杨宁;张培林;马乔;王江涛;;自适应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强度;2012年06期

8 张丽珠;于健;;基于调制随机共振大频率信号检测的仿真[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陈明生;秦明新;孙即祥;尹中秋;宁旭;;低信噪比下融合随机共振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肖井华,屈支林,刘杰;双频率信号驱动下的随机共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辉;李建龙;;误差反馈对随机共振非线性系统性能的影响[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关平;杨森;靳伍银;;FHN神经元传输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3 徐娇华;赵宗曦;张宇;;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微弱水声信号处理[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剑;随机共振和混沌理论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刘进;基于非线性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检测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楠;非线性系统逻辑随机共振的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万频;随机共振在信号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5 马玉梅;基于Fisher信息量的弱信号处理增益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晨;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的参数敏感性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潇;基于随机共振的CDMA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谯自健;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

4 吴创宾;听觉非线性信号处理的心理声学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尚金红;基于随机共振理论不同噪声背景下2PSK信号相干接收误码率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6 姜梦琦;阈值网络中基于互信息的随机共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胡韬;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6年

8 宋洋洋;基于混沌与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9 薛力伟;随机共振系统的参数选取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刘小娜;双稳随机共振系统的实用特性研究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12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312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