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中继策略

发布时间:2018-11-09 19:47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源节点到中继节点(SR)信噪比门限和中继节点最小自干扰的全双工中继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与SR最大信噪比的全双工中继策略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在对等功率分配条件下使用DF协议转发时对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自适应半双工中继策略相比,提出的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中断概率更低。与基于SR最大信噪比的全双工中继策略相比,一般情况下,当SR信噪比系数较大时,自干扰信号也较强,此时所提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采用基于SR门限和最小自干扰的中继策略,中断概率较低;而在自干扰信号较小的情况下,该自适应全双工中继系统将采用基于最大SR信噪比的全双工中继系统的中继策略,能维持较好的中断性能。
[Abstract]:A full-duplex relay strategy based on the (SR) SNR threshold and minimum self-interference of the relay node is propos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full-duplex relay strategy with the maximum SNR of SR. An improved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is constructed. The outage probability of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is analyz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qual power allocation using DF protoc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age probability of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is compared with the adaptive half-duplex relay strategy. The outage prob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is even lower. Compared with the full-duplex relay strategy based on the maximum signal-to-noise ratio of SR, in general, when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coefficient of SR is large, the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is also stronger. The proposed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adopts relay strategy based on SR threshold and minimum self-interference, and the outage probability is low. When the self-interference signal is small, the adaptive full-duplex relay system will adopt the relay strategy based on the maximum SR signal-to-noise ratio, which can maintain better interrupt performance.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62004)资助
【分类号】: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广轩,,张永杰;浅谈跨段全双工集群网组网[J];农村电气化;1996年04期

2 靳键云;张凤国;;无线全双工对讲安全帽[J];农村电气化;2011年07期

3 杨清爽;爱康姆全双工集群无线通信系统[J];现代通信;1995年10期

4 卞宏梁;曹磊;孙震强;;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研究[J];电信技术;2013年12期

5 田宇;刘亚欢;杨根庆;;一种低功耗卫星全双工终端基带结构[J];信息化纵横;2009年12期

6 吴晓龙;赵睿;周林;简贵胄;;采用最优放大因子的全双工中继选择方案[J];信号处理;2014年05期

7 于增贵;;全双工Modem[J];通信技术;1986年04期

8 蔡葵,周述虹,周群彪,苟大举;基于DSP的16路全双工来电号码分析与实现(英文)[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9 何晶;陈林;文双春;文鸿;余建军;;一种新的全双工光纤无线通信系统[J];高技术通讯;2009年03期

10 杨业生 ,姚明珠;全双工车台MR-558[J];通讯产品世界;199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京 吕森林;网络的全双工与半双工[N];电脑报;2002年

2 刘霞;美首次研制出全双工无线网络技术[N];科技日报;2011年

3 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 吴健;快速修复以太网链路故障[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中国计算机报测试实验室 李献;网络“先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Moubagou Deflandre Bertrand;LTE-A网络中的中继和协作多点传输组合[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路家琨;基于功率控制和优先级的LTE-A全双工系统资源分配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邓鹏飞;全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与方案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贺超;基于全双工OFDM-PON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三峡学院;2017年

4 王均;基于全双工的无线网络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张宁;先进光调制格式及其在全双工Radio-over-Fiber系统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建明;全双工光载无线通信的链路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21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321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