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参考波形估计导航信号测距偏差
【图文】:
某中鈃奔涫窍嗤嘈摹8獐菸南祝?]给出的多颗GPS卫星L1信号的模拟畸变波形,不同卫星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振荡波形的后期部分,而上升沿部分是一致的,因此,上述假设是合理的。为直观表示参考波形与理想波形及实际卫星信号的关系,本文以2OS模型代表实际卫星信号,分析了参考波形、理想波形及2OS模型的差异。参考波形片段与TMB模型的关系如图1所示。参考波形与理想波形相比,均是理想矩形脉冲,但存在滞后偏差。参考波形与TMB模型相比,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零交叉点位置均相同,但前者是平坦波形,后者是振荡波形。图1TMB模型对应的参考波形Fig.1ReferencewaveformbasedonTMBmodel参考波形片段与TMC模型的关系如图2所示。参考波形与TMC模型相比,上升沿零交叉点位置相同,下降沿零交叉点位置不同,且前者是平坦波形,后者是振荡波形。·28·www.teleonline.cn电讯技术2017年
图2TMC模型对应的参考波形Fig.2ReferencewaveformbasedonTMCmodel3测距偏差估计方法对于理想波形,其测距偏差是0,但实际卫星发播信号波形相对参考波形存在测距偏差。该测距偏差可用于评估卫星发播信号的质量,是评估信号波形异常对测距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典型的导航接收机测距是通过延迟锁定环对接收信号的伪码跟踪来实现的。延迟锁定环由相关器、鉴相器、环路滤波器等构成。导航接收机的延迟锁定环尽可能地跟踪鉴相器曲线的零交叉点,使输入的码跟踪误差最校如果导航接收机接收到正常导航信号,环路滤波器达到稳态时鉴相器输出为零,码跟踪误差也为零。但是,卫星导航波形畸变使鉴相曲线零交叉点偏离了码跟踪误差为零的位置,那么这个偏离量就是导航波形畸变引起的测距偏差的大小,即ε=arg^τ0-τ0{Dm(^τ0-τ0)=0}。(1)式中:ε为测距偏差,Dm(^τ0-τ0)为鉴相函数。根据上述原理,测距偏差的估计方法如下:(1)根据码速率确定欠采样速率,对采集数据进行欠采样,通过判读符号产生本地码。(2)由采样数据的正负号变化确定所有零交叉点的粗略位置,以粗略位置为中心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精确的零交叉点位置。(3)计算不同脉冲上升沿与第一个数据点的距离,并对码片宽度求模,求得不同上升沿对应的第一个数据点与伪码周期起点的距离。对不同上升沿对应的距离值进行平均,即为第一个数据点与伪码周期起点的距离估计值。(4)产生本地超前信号和本地滞后信号,分别与采集数据进行相关运算,然后求其差为鉴相器曲线。(5)对鉴相器曲线进行线性拟合,,获得零交叉点位置。(6)零交叉点与鉴相器曲线中心位置的距离即为测距偏差。测距偏差大于0为滞后,小于0为超前。4
【作者单位】: 北京卫星导航中心;
【分类号】:TN96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徐启炳;蒙艳松;张立新;;新型导航信号生成与评估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12年02期
2 郭艺;樊明;;空时处理对导航信号影响分析[J];航天电子对抗;2009年04期
3 张鑫;田丰;李彩华;孙广富;欧钢;;可配置新体制导航信号生成方法及性能分析[J];导航定位学报;2013年04期
4 李秋娜,董绪荣,马世锋;高轨环境下微弱导航信号捕获方法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吕红丽;姚昱萱;;一种新型的多址导航信号体制研究[J];现代导航;2012年02期
6 马英昌;;导航信号产生器设备时延调整技术分析[J];无线电工程;2013年10期
7 罗显志;;基于定向天线的导航信号参数估计方法研究[J];无线电工程;2011年03期
8 李豹;许江宁;曹可劲;朱银兵;;北斗二代导航信号抗多径性能分析与仿真[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2年03期
9 张乐;于子龙;;基于AT89C51的多通道导航信号切换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10 朱兆达;互补编码导航信号的一种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198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徐启炳;蒙艳松;张立新;;新型导航信号生成与评估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张鑫;陈华明;牟卫华;孙广富;欧钢;;模块化多体制导航信号源设计实现[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宗竹林;何春;陆永彩;;模块化动态可重组多模导航信号捕获算法的实现[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丁洁;黄智刚;耿生群;;新体制导航信号质量评估与测试[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6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C];2012年
5 王跃;李刚;;可编程导航信号生成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钱世杰;帅涛;刘亚欢;李国通;;滤波器对导航信号质量的影响分析[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2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C];2012年
7 陶春燕;欧新颖;张向征;;导航信号伪码相关峰评估算法研究[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2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C];2012年
8 张鑫;田丰;李彩华;孙广富;欧钢;;可配置新体制导航信号生成方法及性能分析[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6 北斗/GNSS测试评估技术[C];2013年
9 戴卫恒;陆迈进;常江;吕晶;;利用敌方军用导航信号实现定位的新方法[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10 吴勇敢;刘亚欢;李国通;帅涛;;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对恒包络导航信号伪码精度的影响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聂云鹏;高灵敏度导航仪室内也能正常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李洋;考验导航信号[N];计算机世界;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瀛翔;现代化导航信号高精度建模与接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刘禹圻;导航信号跟踪理论及高精度测角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春;基于PMF-FFT的高动态导航信号捕获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易国锴;新体制导航信号分析算法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李永虎;新体制导航信号捕获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杨溢;导航信号预失真算法设计及评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汪寒成;基于BOC族新体制导航信号质量评估技术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马晓玉;导航信号波形性能综合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军;现代导航信号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皇甫江;长河二号导航信号模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3年
9 李冰;导航信号模拟源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李永波;导航信号产生器主控单元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1年
本文编号:252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2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