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束扫描微带反射阵列的研究
【图文】: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对于单元的分析方法的研究也随之展开。为研究单元在阵列环境中的工作,蒙特格梅里在 1978 年提出 infinite array 方法的概念[3]。相对于之前孤立分析方法,infinite array 方法考虑了单元间的耦合,因此计算出来的结果与加相符,因此 infinite array 方法成为了反射阵列单元仿真的基本方法。而inite array 方法里分析单元的工作特性时,往往被简化为一端口网络,这样微波网络理论便可以顺利的应用在单元理论分析中,而单元的相移性质也可过等效阻抗网络的模型来进行计算。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EDA 技入以及各种电磁仿真方法及软件的研发与普及,使得微带反射阵列单元的仿加简便而精确。
第一章 绪 论在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几年内,随着微带天线理论以及加工技术熟,基于微带结构的反射阵列也重新被广大学者进行重点研究,一系列新型射阵列被提出并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早期带定向反射阵列逐渐向宽带大范围扫描甚至波束赋形的方向发展。最先被引入反射阵列设计中使得阵列可以实现波束扫描的技术是 MEMS[8]。结构如图 1-2 所示,,如上文所说,同样大小的辐射单元通过控制旋转角度即现相位延迟的调节,因此在每个天线单元结构背面用一个可以轴向旋转的机构控制单元的旋转角度,通过程序控制每个机械结构的旋转,可以在每个单置提供不同的相位补偿,从而实现波束的扫描。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S.Y.Kung,S.C.Lo,S.N.Jean,J.N.Hwang,刘滨海;Wavefront阵列机—从概念到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88年04期
2 张大鹏;适于VLSI实现的Systolic阵列及其发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9年08期
3 王永宝;;AP85阵列机上同步并行数值计算[J];航空计算技术;1989年03期
4 徐敏松;文化锋;柯昂;龙丹桂;;高功率π型阵列结构设计与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7年02期
5 张海霞;赵惠玲;陈锋;万伟;;一种分析多层周期阵列结构的有效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9年09期
6 兰军;应用幅度束控实现波束扫描[J];声学学报;1988年02期
7 周镭;;时间基准波束扫描MLS的研究及其应用[J];山东省科学院院刊;1988年04期
8 常虹;;基于任意阵列结构的欠采样频率估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万国宾,汪文秉,万伟,赵惠玲;有限阵列结构的电性能优化[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赵楠;;一种电子波束扫描跟踪接收机设计[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丽红;赵耀龙;马海光;杜祖亮;;具有增强的抗反射性能的大面积尺寸可调的Si纳米柱阵列结构的构筑[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6年
2 马玉荣;;一维方解石单晶微纳阵列结构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5分会:无机化学[C];2014年
3 俞劭杰;刘少斌;孔祥鲲;;基于双层变尺寸单元的双频分波束反射阵列[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4 王浩;牛雪杰;南冰;李平;;一种新的波束可控阵列设计[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7年
5 何文莉;方方;陈萌;钱东金;;配位键驱动的多卟啉阵列结构的界面组装及其光电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6年
6 Belhachat.Messaouda;肖瑞华;朱守正;;电控可重构波束扫描天线及其在无线通信和定位中的应用[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郭龙飞;李宝亮;彭超;窦文华;;一种基于微环谐振器的片上光交换阵列结构[A];第十七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三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8 黄兴玉;高仲辉;;机载测云雷达探测模式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9 顾鹏飞;樊振宏;丁大志;陈如山;;大规模阵列结构电磁辐射特性的快速精确求解[A];2015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5年
10 蔡金光;齐利民;;基于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结构的自清洁宽波段全方向减反射涂层[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家伽;平面大角度扫描及高增益阵列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韩丹;三维阵列及V形坑提升GaN基LED光电性能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3 钟础宇;少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优化台面排布的面发射激光阵列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詹浩然;液面辅助法制备微纳米阵列结构及其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5 陈华;窄带阵列信号的二维测向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6 李阳;碳纳米管仿生黏附阵列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周紫薇;纳米间隙阵列及其等离子体共振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胡万秋;三极化阵列天线波束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9 胡海龙;Si基纳米晶阵列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辉静;仿壁虎微纳米阵列的粘附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一阳;波束扫描微带反射阵列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徐炜彬;信号采集阵列的桥接系统硬件设计[D];浙江大学;2018年
3 干鹏;非均匀阵列的信号处理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罗紫惠;极化阵列的参数估计与误差校正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王行之;改性TiO_2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6 吴云莹;金属氧化物阵列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年
7 高璐;基于特殊阵列的压缩感知DOA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8 葛桐羽;MIMO雷达安检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7年
9 侯凯;周期性孔阵列超导薄膜的制备及其输运性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曹华翔;硅纳米结构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40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40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