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MPDA算法的相控阵雷达辐射能量控制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IMMPDA算法的相控阵雷达辐射能量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相控阵雷达是一种多功能、高性能的新型雷达系统,为了充分发挥相控阵雷达系统优势,以提高雷达的射频隐身,需要依靠高效的资源管理技术作为支撑,在保证目标跟踪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雷达的辐射能量。本文围绕相控阵雷达目标跟踪时的时间和功率控制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首先对相控阵雷达工作参数进行控制,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采样周期与射频隐身性能的关系,基于交互多模型算法(Interaction multiple model,IMM)和交互多模型数据关联算法(Interacting multiple model probability data association,IMMPDA)提出了采样周期自适应设计方法。根据目标运动状态不同,自适应设计下一时刻的采样周期,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算法的有效性。2、研究并提出了相控阵雷达辐射功率优化控制方法。根据目标的运动模型,对雷达采样周期与辐射功率自适应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在满足系统跟踪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功率控制参数的优化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自适应设计采样周期和自适应辐射功率参数,在保证目标跟踪性能的同时,提高了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3、为了更有效控制雷达的辐射能量,在IMMPDA跟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驻留时间设计方法,在满足一定跟踪精度的情况下,基于信噪比、测量噪声协方差的克拉美罗下界与驻留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完成了驻留时间的分级控制。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有效节省雷达的辐射时间。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 采样周期 辐射功率 驻留时间 射频隐身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58.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3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安排13-15
- 第2章 目标跟踪算法理论研究及概述15-31
- 2.1 雷达工作环境概述15-18
- 2.1.1 雷达杂波简介15
- 2.1.2 其他环境效应影响15-16
- 2.1.3 雷达杂波的模拟与分析16-18
- 2.2 目标运动状态模型18-20
- 2.2.1 机动目标跟踪理论基础18-19
- 2.2.2 匀速运动模型与匀加速运动模型19
- 2.2.3 转弯模型和当前统计模型19-20
- 2.3 跟踪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算法概述20-26
- 2.3.1 αβγ跟踪滤波器与αβγ跟踪滤波器20-22
- 2.3.2 卡尔曼滤波算法简介22-24
- 2.3.3 模拟与仿真24-26
- 2.3.4 卡尔曼滤波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26
- 2.4 交互多模型(IMM)算法基本理论26-29
- 2.4.1 交互多模型算法概述26-28
- 2.4.2 交互多模型算法基本流程28
- 2.4.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方法28-29
- 2.5 本章小结29-31
- 第3章 基于射频隐身和IMMPDA的采样周期自适应设计与研究31-45
- 3.1 交互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IMMPDA)算法31-35
- 3.1.1 交互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算法描述31-33
- 3.1.2 交互多模型概率数据关联算法基本流程33-35
- 3.2 目标跟踪时基于IMM算法的采样周期设计35-40
- 3.2.1 公式法35
- 3.2.2 采样周期的自适应设计方法35-36
- 3.2.3 自适应采样周期算法描述36-37
- 3.2.4 仿真结果与分析37-40
- 3.3 目标跟踪时基于IMMPDA的采样周期设计40-43
- 3.3.1 自适应采样周期IMMPDA算法研究40-41
- 3.3.2 算法的仿真与分析41-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基于相控阵雷达辐射功率优化控制方法研究45-55
- 4.1 相控阵雷达辐射功率分析45-47
- 4.2 粒子群算法介绍47-49
- 4.3 目标跟踪射频隐身的性能优化49-51
- 4.3.1 约束条件50-51
- 4.3.2 目标函数51
- 4.4 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51-54
- 4.5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基于目标跟踪射频隐身的驻留时间控制策略55-61
- 5.1 基于IMMPDA算法自适应驻留时间设计方法55-58
- 5.1.1 驻留时间与目标跟踪精度的关系模型55-57
- 5.1.2 自适应驻留时间设计方法描述57-58
- 5.2 实验结果与仿真分析58-60
- 5.3 本章小结60-61
- 总结与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67-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洁,王炳如;《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出版发行[J];现代雷达;2001年S1期
2 ;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系列专著 《空间探测相控阵雷达》出版发行[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8期
3 李钦富;国外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发展状况[J];电子科学技术评论;2004年03期
4 王剑,罗军;舰载相控阵雷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讯技术;2005年03期
5 何子述;金林;韩蕴洁;严济鸿;;光控相控阵雷达发展动态和实现中的关键技术[J];电子学报;2005年12期
6 贾春燕;李冬文;叶莉华;崔一平;;相控阵雷达与光控相控阵雷达[J];电子器件;2006年02期
7 李冬文;贾春燕;叶莉华;崔一平;;光控相控阵雷达中的真延时技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6年03期
8 邵正途;朱和平;郭建明;彭飞;;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反导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S2期
9 杨红超;张伟;余方利;韩振铎;;相控阵雷达多目标数据处理仿真实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8年04期
10 张永杰;李少洪;朱海冰;;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优化搜索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庆宇;;相控阵雷达搜索的优化方法[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王帆;赵锋;肖顺平;;防空反导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建模仿真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季明刚;张友益;;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资源综合调度算法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杨非;牛长流;臧淼;;相控阵雷达的信号识别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吴在东;肖海红;;二维相控阵雷达模块化结构设计与实现[A];2005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义春;朱旗;龚晨;;锥体共形相控阵波束控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陶晓瑛;钟剑锋;;相控阵雷达天线阵面密封设计研究[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李学林;项鑫;黄广炎;冯顺山;;钨球破片对相控阵雷达典型部件的侵彻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牛岩;刘洪;吴海东;;对某相控阵雷达的脉冲卷积干扰效果分析与仿真[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10 马利华;;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罩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琳 刘江平 宋丽娟;现代海战防空“千里眼”:舰载相控阵雷达[N];解放军报;2005年
2 伍冀陆;“阵风”的新RBE2雷达[N];中国国防报;2011年
3 楼宏高 口述 吴天 袁强 整理;说说我掌控的“相控阵”[N];中国国防报;2011年
4 吴腾奇;漫谈相控阵雷达技术[N];中国国防报;2014年
5 本报特约撰稿 亦天;《汉和》:歼-10“雷达革命”[N];中国国防报;2012年
6 水生;为什么相控阵雷达天线不用转动?[N];中国国防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郑莹莹;电子科大打造智能“车联网”世界[N];成都日报;2014年
8 巴丁;建造信息化航母:国防科技面临的新挑战[N];学习时报;2011年
9 刘江平 刘建安;扫视海空的“神眼”[N];解放军报;2001年
10 晓金;“戈”号航母简介[N];中国船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建斌;相控阵雷达资源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周文辉;相控阵雷达及组网跟踪系统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程婷;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江朝抒;机载相控阵雷达地面低速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丁霄;基于方向图可重构技术的相控阵大角度扫描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何俊;相控阵馈电网络中的无源器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张忠传;毫米波宽带相控阵数字单脉冲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8 伍洋;射电望远镜天线相控阵馈源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廖羽宇;统计MIMO雷达检测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何茜;MIMO雷达检测与估计理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建斌;相控阵雷达搜索技术研究及其仿真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2 王哲;数字相控阵雷达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赵宇;相控阵雷达资源优化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闫敏;极化相控阵雷达波束形成与极化合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曾祥东;相控阵雷达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永兵;频控阵阵列参数优化设计及其目标定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刘安龙;二维相控阵典型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悦辰;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研究及干扰效能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展红英;相控阵雷达系统实时任务负载分配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单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IMMPDA算法的相控阵雷达辐射能量控制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4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