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二氧化硅热光开关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硅基二氧化硅热光开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光开关矩阵是组成大规模光交换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网络中。单晶体硅与硅化物的优势在于硅的热传导效率很高、波导损耗很小、工艺成熟易于集成,现实中对于它的利用率同样很高,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硅基二氧化硅热光开关的研究中,光开关在制备工艺上有着一定的困难与不成熟,所以本文主要使用Optiwave公司研发的软件对耦合器、光开关以及大型光开关阵列进行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对热光开关的特性以及其各项参数的研究,提出优化方案。(2)通过OptiBPM软件优化设计的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型开关单元,并对其光路进行性能仿真得到其光路传输时的归一化功率与折射率变化图。(3)根据相移器原理设计加热电极结构,同时通过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极的热传导特性进行性能仿真,得到Si基SiO2与SOI光波导热光效应仿真输出。(4)在2×2光开关单元的优化设计基础上,按网络结构构建8×8矩阵光交换模块,通过Opti-System软件对2×2,4×4 MZI型Si基SiO2光开关阵列的性能进行仿真与分析,并测量出各输出端口的能量输出功率。
【关键词】:热光开关 加热电极 光开关矩阵 硅基二氧化硅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3
- 1.1 引言8-9
- 1.2 光开关传统作用及其分类9-10
- 1.2.1 光开关的传统作用9-10
- 1.2.2 光开关的分类10
- 1.3 光开关技术的研究现状10-12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3
- 第二章 光波导理论基础13-25
- 2.1 光波导理论13-16
- 2.1.1 平板波导的波方程13-15
- 2.1.2 平板波导模式分析15-16
- 2.2 矩形波导16-20
- 2.2.1 矩形波导理论模型16-18
- 2.2.2 矩形波导的导模分析18-20
- 2.3 矩形波导耦合理论20-21
- 2.3.1 耦合模方程20
- 2.3.2 定向耦合器20-21
- 2.4 MZI热光开关的性能参数及其开关原理21-24
- 2.4.1 光开关的性能参数21-23
- 2.4.2 MZI热光开关原理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对MZI热光开关单元器件设计、模拟及优化25-37
- 3.1 定向 3dB耦合器的模拟优化25-29
- 3.1.1 加热电极设计的要素25-26
- 3.1.2 3dB耦合器设计要素26-27
- 3.1.3 设计规格及模拟分析27-29
- 3.2 定向 3dB耦合器型MZI热光开关的设计模拟29-32
- 3.2.1 对称 3dB耦合器MZI热光开关29-31
- 3.2.2 非对称 3dB耦合器MZI热光开关31-32
- 3.3 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 MMI)耦合器的模拟优化32-36
- 3.3.1 对称MMI耦合器型的MZI光开关的模拟优化34
- 3.3.2 非对称MMI耦合器型的MZI光开关的模拟优化34-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第四章 加热电极的设计与光波导仿真37-50
- 4.1 热光效应基础37-39
- 4.1.1 热光系数37-38
- 4.1.2 热光效应38-39
- 4.2 热传导理论基础39-40
- 4.2.1 傅立叶定理39
- 4.2.2 导热系数39-40
- 4.3 热光效应的仿真方式40-42
- 4.4 热学模型的建立42-46
- 4.4.1 热传导方程的建立42-43
- 4.4.2 边界条件的设置43-45
- 4.4.3 加热电极的设计45-46
- 4.5 光波导仿真结果46-49
- 4.6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矩阵光开关的网状结构50-55
- 5.1 Crossbar型光开关网状结构介绍50-51
- 5.2 Banyan型光开关网状结构模拟分析51-52
- 5.2.1 Banyan型光开关网状结构51
- 5.2.2 扩展Banyan型网状结构51-52
- 5.3 对Banyan矩阵开关进行模拟分析52-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6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笛;余金中;陈少武;;一种改进的2×2 SOI Mach-Zehnder热光开关(英文)[J];光子学报;2008年05期
2 张海鑫;王雷;牛小艳;孙小强;王菲;陈长鸣;张大明;;650nm可见光波段全复合材料热光开关[J];中国激光;2013年09期
3 刘克;牟思璇;黄晖;崔永浩;;硅基矩形结构马赫-曾德2×2热光开关的设计与仿真[J];光子学报;2014年02期
4 梁磊;郑传涛;宋强;马春生;张大明;;宽光谱聚合物热光开关的制备及容噪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3年04期
5 万助军;吴亚明;李四华;;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的集成热光开关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06年08期
6 李然;王雷;陈曦;陈长鸣;衣云骥;段宁;徐帅;刘楠;孙雨;王菲;张大明;;一种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延迟线阵列与热光开关集成器件的设计[J];光子学报;2014年04期
7 杨建义,江晓清,杨方辉,王明华;Y分支有机聚合物热光开关的研制[J];光学学报;2002年06期
8 梁琨;陈旺;吴伯瑜;罗淑云;殷建军;叶钢;;聚合物绝热分叉型数字热光开关[J];半导体学报;2006年04期
9 杨方辉,江晓清,杨建义,王明华;有机聚合物热光开关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1年09期
10 贾振红,地里木拉提·吐尔逊,李芮;有机聚合物PMMA/DR1热光开关[J];新疆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广成;周立兵;朱伟;;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聚合物热光开关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梁琨;陈旺;吴伯瑜;罗淑云;殷建军;叶钢;;聚合物绝热分叉型数字热光开关[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玉芬;硅基聚合物热光开关器件及其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梁磊;有机无机复合波导热光开关的优化设计与制备[D];吉林大学;2014年
3 闫云飞;硅基聚合物平面波导光开关[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伟;聚合物材料SU8和二氧化硅混合集成热光开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曼青;高速有机聚合物波导热光开关的研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刘通;长程表面等离子波导热光开关器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郭佳奇;低功耗全内反射型热光开关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刘慈航;硅基二氧化硅热光开关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海鑫;650nm光波段全复合材料波导热光开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曲禄成;硅基聚合物热光开关及开关阵列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5年
8 杨方辉;硅基有机聚合物热光开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王微;低功耗聚合物Mach-Zehnder热光开关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旗;基于NOA材料的柔性热光开关器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硅基二氧化硅热光开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