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学天线因其新颖的物理现象和对光场的收集、发射及调控能力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微纳光场调控、增强拉曼散射和增强荧光、近场成像及近场光刻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近年来,随着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金属表面激元共振结构的拉曼增强因检测灵敏度高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大多研究均以实现更大的拉曼增强因子为目的,为解决拉曼检测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目标分子的可识别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波长金属表面激元共振体系在复杂的多样品系统中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增强,从而在增加灵敏度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分子的选择性检测。本文主要是基于光学天线的表面等离激元局域及耦合增强特性,设计制备了高Q值多波长的等离激元共振结构:周期性金属纳米单元-介质层-金属膜。通过激发金属微纳结构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模式以及周期性结构引入的传播型等离激元共振(SPR)模式,并使不同共振模式相互之间杂化耦合形成Fano共振,实现了具有多共振波长、高增强因子的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同时,由于中间介质层的引入使得这些模场与其镜像激发的光场相互耦合进一步增强了结构周边的电磁场强度。且由于多级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在实现高增强因子的同时实现对等离激元共振峰频谱宽度的有效压缩,极大提高了结构的品质因子Q。此外,这种结构还具有小模式体积、高空间重叠等优良特性。这种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的拉曼传感器可在非化学的、无需荧光探针的、适用于各种分子的高灵敏度通用传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为实现具有高增强因子的选择性增强基底,本文根据SPP与LSPR的杂化耦合理论设计了具有双共振波长的周期性金盘对-二氧化硅-金膜结构,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采用电子束曝光Lift-off工艺制备该结构。研究发现该结构不仅表现出极大的场增强因子,且具有两个共振模式,可在增强激发场的同时实现散射场的增强。将其应用于R6G选择性拉曼增强检测实验,发现该结构可实现探针分子的选择性拉曼增强,但由于LSPR模式的共振峰仍然过宽,选择性拉曼增强的效果有待提高。(2)由于周期性金盘对基底的LSPR峰过宽,本文根据光学天线的发射特性,将周期性金盘对结构优化为周期性银孔结构。研究发现相对于金盘对结构该结构不仅可有效压缩等离激元共振峰的线宽,极大提高了结构的品质因子,且提供了三个共振模式,便于选择性拉曼增强效果的实现。实验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单共振结构(周期性圆孔-二氧化硅),该三共振结构对R6G分子的信号强度增强了约一个量级;且相较于二氧化硅基底上测得的特征谱,与结构共振峰相匹配的拉曼信号提高了约3-5倍,而不匹配的拉曼信号仅得到了些许增强,当将两个选择的拉曼信号相结合可将探针分子的检测灵敏度提高至少一个量级。(3)周期性圆孔结构的品质因子虽然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其对电磁场的局域特性仍有待增强,基于此,本文将圆孔结构优化为蝴蝶结孔结构,设计了周期性蝴蝶结孔-二氧化硅-银膜结构。研究发现该结构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仍可提供三个具有高品质因子、小模式体积和高空间重叠等特性的共振模式。此外,由于间隙的存在,三个共振模式均具有极大的场增强因子且强度相当。相对于圆孔结构,该结构在实现高品质因子的同时表现出了更大的场增强因子,将圆孔结构的平均场增强因子从150提高到了5000左右;相较于金盘对结构,其将金盘对结构的中心场增强因子从4000提高到了35000左右,且品质因子得到了极大提高。这些特性对于选择性拉曼增强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方案。
【图文】: 一种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普遍现象[22],,如图 1-1 所示。当光束通过均从侧面是难以看到光的。但当光束通过不均匀的透明介质时,则从各光,这种由于介质的不均匀使得光线朝四面八方散射的现象称为光的,光散射现象主要是入射光子以一定的速度沿某一方向撞击物体,使入射方向的现象,其主要可分为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布里渊散射以4]。这些散射光中通常包含着物质的结构信息,而且还可能伴随着能量)所示。
克斯、斯托克斯以及共振拉曼散射能级图。瑞利散射v=0;斯托克斯散射是能量减小的散射,从 v=0 跃迁到 的能量增加过程;而当激发光与待测分子的电子能级射得到 2-6 个数量级的增强内官能团的振动引起的,而不同的分子具有不的特征振动能级,每一种分子便具有独一的特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43;TN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曹军;张宇宁;;基于传输矩阵法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特性分析[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4年04期
2 干福熹;王阳;;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发展纳米光学和光子学[J];光学学报;2011年09期
3 贺卫东;张伟;栗苹;;表面增强光谱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J];科学通报;2011年20期
4 王振林;;表面等离激元研究新进展[J];物理学进展;2009年03期
5 孙梅;;表面等离子体亚波长光学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丁松园;吴德印;杨志林;任斌;徐昕;田中群;;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机理的部分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yN;阳极氧化铝多级周期结构的探究及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8年
2 于世华;磁固相微萃取SERS探针的制备及在非法添加物检测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3 岳文成;纳米光学腔和波导设计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4 殷震;基于飞秒激光微加工的光纤SERS传感器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5 王海龙;表面等离子体光电调制器及消逝场激发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何金娜;Fano共振型电磁超结构的设计和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7 龚天诚;石墨烯-银纳米颗粒复合结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和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温晓镭;金属纳米光学天线结构增强拉曼及近场超分辨光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王丽;贵金属纳米结构的光学特性和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增强光学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琼;微型拉曼光谱仪的拉曼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
2709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0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