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5G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低慢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1:23
【摘要】:无人机的发展在给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国防军事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低空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城市低空空域进行监测。无人机目标具有飞行高度低、飞行速度慢以及雷达散射截面积小的特点,被称为“低慢小”目标。外辐射源雷达在这种“低慢小”目标检测方面优势明显。5G通信信号或将成为城市环境中最为丰富的电磁资源,在5G民用通信网规划之初,将其作为外辐射源雷达机会照射源进行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5G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的“低慢小”目标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分析了基于5G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低慢小”目标检测性能。根据现有的4G信号,分析了5G信号的结构特性及关键技术,结合其各项参数分析了系统的分辨性能,研究了系统受限于噪声、杂波与干扰的“低慢小”目标探测能力,从而得出来自基站的杂波与干扰严重影响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2)本文给出了三种可以对雷达天线接收信号中各基站杂波与干扰进行抑制的方法,并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a.基于时域处理的抑制方法:利用多重信号分类方法估计基站信号波达方向,通过波束形成技术获取基站信号样本,使用时域相消的ECA方法抑制该基站相关的干扰与杂波。b.基于空域处理的抑制方法,利用了特征分解与正交投影思想,可以得到较好的杂波及干扰抑制效果,且运行时间较短。c.上述两种方法抑制性能均受限于基站信号间的相关度,且没有利用信号源的先验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5G信号特性与先验信息的抑制方法,可以利用5G信号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搜索,获得当前能量最强基站的PCI偏移量,根据基站PCI先验信息可知该基站位置,同样采用波束形成方法获取该基站信号,依次消除接收信号中来自各基站的杂波与干扰。3)本文研究了检测前跟踪(Track Before Detect,TBD)算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TBD算法。传统的TBD算法在被用于5G信号外辐射源雷达“低慢小”目标检测时具有能量扩散等缺点。因此,本文利用方向加权和两级门限思想对基于动态规划的TBD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验证其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57.51;TN929.5
【图文】:

无人机,幽灵,雷达


能自动监控特定区域,并利用干扰无人机信号使其瘫痪,甚至可通过分析无人机信号追查到操作者的位置。图1.1 “无人机卫士”探测大疆“幽灵 2”无人机(2)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技术自从苏格兰科学家 Robert Watson-Watt 于 1935 年完成了 Daventry 试验以来,外辐射源雷达已有约 85 年的发展历史。外辐射源雷达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 1998 年美国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 Space Systems Company,LMT)研制出的第一代“沉默哨兵”雷达[9]。LMT 在 2004 年收购了捷克原厂,将“沉默哨兵”雷达进行改进,称改进后的雷达为“沉默哨兵Ⅲ”系统,它具有数字化、小型、轻便等特点,可以同时利用 8 个 FM 照射源工作,还能够进行组网应用。近年来,基于 OFDM 调制的数字信号

雷达试验,信号


第一章 绪论(Coded OFDM)调制的数字广播信号(DigitalAudio Broadcasting,DAB)和数字视频广播信号(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作为外辐射雷达机会照射源的想法由Poullin 于 2001 年提出,他证实了这种外辐射源雷达可以检测到目标[16]。另一种使用FM 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 AULOS 雷达系统在采用传统 FM 信号进行探测的基础之上,又添加了已存在的地面数字电视 DVB-T(DVB-Terrestrial)信号作为照射源,因此该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双波段混合,从而使目标的定位精度提高,该系统是由意大利的SELEX ES 公司所开发[16]。还有一些其他关于外辐射源探测技术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德国和法国合作研究的被动雷达试验系统 CORA,如图 1.2 所示,它使用 DAB 和 DVB-T 信号作为照射源;法国 Thales 研制的最多 8 个 FM 信号为机会照射源的类似美国“沉默哨兵Ⅲ”系统的 HA100 外辐射源雷达试验系统;法国 ONERA 和 Thales 研制的 NECTAR 外辐射源系统,该系统采用 DVB-T 信号为照射源;德国研制的 PARADE 宽带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而由德国的 Fgan 研究的基于 GSM 手机信号的被动雷达系统 GAMMA。

剖面图,模糊函数,多普勒,剖面


(a) LTE 信号的模糊函数 (b)零多普勒剖面图2.2 4G LTE 模糊函数及其零多普勒剖面从图 2.2(a)中可以看出,4G 信号的模糊函数在距离域和多普勒域均有一些高低起伏的模糊副瓣,从图(b)中可以具体看出,周期性副瓣分为三类,其中峰值 1 对应循环前缀周期,峰值 2 对应子帧周期,峰值 3 对应无线帧周期。对于 5G 信号的模糊函数而言,根据现有关于 5G 信号的论证[20,46-49]可知,相比于 4G 信号,由于使用了多参数集(Numerology)规则,使得 5G 信号子载波的间隔灵活可控,不再是固定的 15kHz 间隔,其帧结构由固定结构和灵活结构两部分组成。5G 还定义了一种 Mini-Slot 时隙架构,可用于快速灵活的服务调度,5G 信号还包括了与 4G 信号类似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等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等物理信道结构。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Bank based Muticarrier,FBMC)技术是 5G 关键技术的一种,为了实现信道的频分复用,它利用滤波器组分割信道频谱。发送端的多载波调制是通过合成滤波器组来实现的,接收端的多载波解调是通过分析滤波器组来实现的。上述的两种滤波器组都是由一组并行的成员滤波器构成,成员滤波器又都是利用原型滤波器进行载波调制而得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明溪;刘宝;刘孝鹏;;基于盲方法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探讨[J];电脑迷;2017年03期

2 陈希信;王峰;龙伟军;;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外辐射源雷达同频干扰抑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5年01期

3 ;“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专刊征文通知[J];雷达学报;2013年04期

4 ;“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专刊征文通知[J];雷达学报;2013年03期

5 王桁;;外辐射源雷达的杂波抑制技术研究[J];军事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6 陶建义;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技术[J];现代电子;2002年03期

7 顾昌浩;万显荣;吕敏;聂文洋;胡晓凯;;多频外辐射源雷达无人机探测实验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9年06期

8 李航;杨峰;金威;;外辐射源雷达制导系统性能分析[J];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13期

9 吴昊;宁勇;薄超;;外辐射源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7年04期

10 王志纲;董鹏曙;吴琼;;飞艇载无源雷达的外辐射源选择[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雁斌;邹波;吉峰;;天基外辐射源雷达地杂波抑制技术研究[A];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2015年

2 王玉辉;程莉;马洪;;基于短波信号反演的中国电离层电子密度图重构[A];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网络应用分会2018年第二十二届网络新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8年

3 赵玲;陈开林;;辐射源探测定位系统综述[A];四川省电子学会雷达与火控、电子线路与系统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1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昀;RFS在外辐射源雷达网络及多目标跟踪算法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海环;RFS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及其在外辐射源雷达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孙文;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赵志欣;高频外辐射源雷达新体制与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尤君;基于多调频广播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6 王珏;高分辨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邵启红;低频段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8 李红伟;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与跟踪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万春;外辐射源定位跟踪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唐续;外辐射源雷达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维娜;机载外辐射源雷达杂波仿真及抑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刘思良;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的GPU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郭丹丹;基于北斗二代卫星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程珊珊;基于5G信号的外辐射源雷达低慢小目标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陈志猛;外辐射源雷达联合误差校正和无源定位方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蔡立平;无源多站协同定位下传感器管理[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7 卢铭迪;以卫星信号为外辐射源的直接定位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张沛男;外辐射源位置不确定时的无源协同定位技术[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张晨旗;外辐射源雷达压缩感知方位超分辨及GPU实现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宋海婷;数字电视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48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48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3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