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11:27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数字化是现代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实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当前流行的识别技术(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进行对比,选择RFID技术作为博物馆藏品管理的技术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应用RFID技术实现智能导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设计模型,完成了藏品管理、智能导游的实现原型,为博物馆的智能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模式。
【图文】:

模型图,智能,模型,藏品


第二期武昭晖: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95图1智能导游系统模型Fig.1Themodelofintelligenttourguidesystem别是:存储体0(00):保留内存(Reserve)存储体1(01):EPC存储器存储体2(10):TID存储器存储体3(11):用户自定义存储器(a)保留内存:保留内存为电子标签存储密码(口令)的区域。(b)EPC存储器:存储电子标签的EPC号(ElectronicProductCode),即电子产品编码,对藏品的编码保存在该区域。(c)TID存储器:存储电子标签的产品识别号,每个生产厂商的TID号都会不同。(d)用户存储器:存储用户自定义的数据。用户可以对该存储区进行读、写操作。对藏品的文字介绍部分保存在该区域,采用8KB的存储器,可以保存4000个汉字。(2)蓝牙RFID读卡器:在观众进入博物馆时,为观众发放专用的蓝牙RFID读卡器,该读卡器可以通过蓝牙和手机进行连接。(3)手机APP:观众进入博物馆后,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到馆内的局域网上,下载手机APP软件。该APP软件搜索到蓝牙读卡器并连接后,观众就可以通过蓝牙读卡器读取RFID标签内(EPCID为该藏品的编号,用户存储区中存储藏品介绍)的信息,获取该藏品的文字介绍。也可以连接到后台数据库和流媒体服务器,查看有关该藏品的语音介绍和视频。(4)藏品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藏品的分类、名称、文字介绍、图片介绍、语音介绍以及视频介绍、存放地点、存放时间等信息。4.2藏品的RFID标签选型博物馆内的藏品种类繁多,针对藏品的不同特性,需要选择不同的RFID类型。本课题的应用背景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内的藏品分类,包括矿石类、宝玉石类、古生物类,矿石类展品的展示区域包括室内和室外。(1)室外展品:室外展品的RFID标签选用防雨、耐高温、耐腐蚀的PPS有机材料制作的标签,对室外展品而言,防盗功能可以

地图,软件框图,智能,藏品


杓?RFID射频模型主要是由电子标签、射频读卡模块、CPU组成。电子标签和射频读卡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4.4智能导游软件功能智能导游软件功能包括: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博物馆导览、藏品搜索、藏品扫描、仿品购买、意见和反馈等。4.4.1博物馆导览博物馆导览包括藏馆介绍、每个藏馆内藏品的分类、藏品数量、藏品的名称等,该导览提供地图和文字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切换。在导览地图中,图2RFID读卡器结构Fig.2ThestructureofRFIDreader图3智能导游软件框图Fig.3Softwareblockdiagramofintelligenttourguide

界面图,藏品,界面,读卡器


下,仍然可以使用智能导游。观众也可以点击“语音介绍”或“视频介绍”获取语音信息和视频信息。更多的文字介绍以及其他多媒体介绍、智能关联等功能需要连接到后台服务器才可以浏览。5基于RFID的藏品管理藏品管理分为两个部分:藏品的日常管理和藏品的防盗。藏品的日常管理包括藏品的分类、编号、存放和移动等,藏品的防盗包括藏品的非法移动监测、防盗报警装置等。系统采用三层架构(殷建民,2008)的设计方式(该层次划分为虚拟划分),最底层(第一层)为藏品层,中间层(第二层)为RFID读卡器,上层(第三层)为应用软件。图4藏品介绍界面Fig.4UIofthecollection’sintroduction图5藏品管理的分层架构Fig.5Thelevelarchitectureforcollectionmanagement读卡器采用远距离RFID读卡器、手持式RFID读卡器和桌面式RFID读卡器。桌面式RFID读卡器用于RFID卡的初始化、藏品信息写入等;手持式RFID读卡器通过对藏品的信息扫描,实现在巡检时对藏品的定位;远距离读卡器一般安装在馆藏房间的出入口、走廊通道,实现对藏品进出的监控。应用软件包括藏品的检索、藏品分类、RFID标签的初始化和藏品信息写入以及藏品的进出场监控、数据库操作等,实现对藏品的登记、日常管理和移动监控。5.1数据库采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数据库建立藏品和RFID标签的信息,并对RFID标签和藏品之间建立关联,实现RFID标签和藏品的一一对应。通过对藏品和RFID关联关系的建立,当读卡器扫描到RFID标签时,即可检索出藏品信息。5.2藏品的移动监控和防盗在藏品保存房间的进出口、走廊通道安装RFID读卡器,该读卡器可以扫描到15m范围内的RFID标签。当附带有RFID标签的藏品经过读卡器的扫描范围时,该读卡器读取RFID标签中EPC编号。RFID读卡器通过485总线连接到串口服务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静宁;刘欢欢;杨良锋;;地貌形成与演变机理展教系统公众展示关键技术示范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2 王丽霞;;互联网+化石保护行动计划[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3 杨良锋;孙韬;赵宏雷;卢立伍;王伟;曹希平;陈晓雯;耿竹南;;地质标本数字化实践研究新进展、问题与展望[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4 李宏博;杨良锋;吕林素;冯向阳;刘丹;李宇灏;;国内岩石类展教系统现状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5 邵小龙;;以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J];中国博物馆;2015年03期

6 代巍;马秀丽;;RFID技术在艺术品监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7 刘应成;;基于智能手机的导游系统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11期

8 王如梅;;物联网在智慧博物馆中的应用[J];北京文博文丛;2014年01期

9 焦俊一;闵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博物馆综合管理系统[J];物联网技术;2014年05期

10 张亚军;;基于RFID智能博物馆展品实时监控系统[J];信息通信;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J];长江丛刊;2017年23期

2 张可文;赵庆展;周可法;于宝华;;基于移动GIS的景观缓冲区构建方法与系统实现[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3 李海梅;;漳州市博物馆智慧管理初探[J];福建文博;2017年01期

4 黄静宁;刘欢欢;杨良锋;;地貌形成与演变机理展教系统公众展示关键技术示范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5 许斌;杨良锋;雷斌;孙韬;王伟;曹森茂;;基于全自动标定技术的环物摄影测量平台精度提升策略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6 孙韬;杨良锋;卢立伍;王伟;徐峰;李莹;;基于MIP图像拼接系统的地质剖面数字化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7 郭原;于飞;;地学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的成本效益分析——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8 乐圆;;地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9 高芯蕊;杨良锋;李强;吕林素;;宝石识别展教系统公众展示载体应用创新研究——基于非接触检测与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的集成系统[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10 武昭晖;;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静宁;刘欢欢;杨良锋;;地貌形成与演变机理展教系统公众展示关键技术示范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2 许斌;杨良锋;雷斌;孙韬;王伟;曹森茂;;基于全自动标定技术的环物摄影测量平台精度提升策略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3 孙韬;杨良锋;卢立伍;王伟;徐峰;李莹;;基于MIP图像拼接系统的地质剖面数字化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4 武昭晖;;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5 杨良锋;孙韬;赵宏雷;卢立伍;王伟;曹希平;陈晓雯;耿竹南;;地质标本数字化实践研究新进展、问题与展望[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6 李宏博;杨良锋;吕林素;冯向阳;刘丹;李宇灏;;国内岩石类展教系统现状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J];地球学报;2017年02期

7 滕艳;;浅谈新媒体时代的地学科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年06期

8 黄荣根;;科技馆科普展教活动开放性与外延性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通报;2015年10期

9 章茵;史静;刘澜;徐梦华;焦奇;;国内地学科普网络传播现状研究[J];地质论评;2015年05期

10 王大鹏;李颖;;从科普到公众理解科学及科学传播的转向——以受众特征的变迁为视角[J];新闻记者;201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茜;;物联网骤成产业巨浪 各方大肆追捧恐为时尚早[J];IT时代周刊;2009年Z2期

2 石菲;;物联网还有多远[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9年Z2期

3 马继华;韩文哲;;物联网的未来会变成“空中楼阁”吗?[J];信息网络;2009年10期

4 ;物联网系列报道之一 理性物联网[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5 李鹏;;物联网发展 标准与应用先行[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6 李鹏;赵经纬;;北邮谢东亮 物联网需两颗红心一种准备[J];通信世界;2009年40期

7 周双阳;;寻找物联网的制高点[J];通信世界;2009年41期

8 张鹏;;物联网,十年涅i

本文编号:27488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488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