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面向临近空间网络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

发布时间:2020-09-15 10:08
   临近空间网络以其覆盖范围广、传输延迟小、机动灵活、便于部署、抗毁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实现高效可靠数据传输的最佳选择之一,已在应急通信及军事通信等场景下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临近空间网络中的信道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可以实现高效的无线信道资源共享。本文面向临近空间网络,考虑高速飞行器节点接入准静态飞艇平台这一模式,为了解决高速飞行器节点的动态特性带来的接入节点数目、节点业务负载量变化快以及信道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对多信道MAC协议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如下:针对现有的固定信道长度多信道MAC协议无法有效适应高速飞行器节点动态特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临近空间网络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该协议将高速飞行器节点的一次数据成功传输过程建模为二维马尔可夫模型,利用高速飞行器节点数目和业务负载量等信息计算每个周期内的最优信道分配参数,自适应地调整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的长度。论文的理论分析(网络的吞吐量和传输时延分析)以及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信道长度多信道MAC协议,所提出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能够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在此基础上,针对由于高速飞行器节点数目增加所带来的碰撞概率增大和传输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碰撞避免动态多信道MAC协议。主要包括:1)准静态飞艇平台根据接收到的各高速飞行节点的历史信息,利用复杂度较低的贝叶斯估计预测下一时刻各高速飞行器节点的参数;2)准静态飞艇平台根据计算出的参数给各高速飞行器节点分配下一时刻的数据信道,并将拟分配数据信道的位置信息通过控制信道广播给各节点,避免控制信道上的碰撞,从而进一步提高信道利用率,降低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上述提出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基于预测的碰撞避免动态多信道MAC协议的传输时延更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能适应临近空间网络的动态特性,有效降低传输时延并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磊;;大数据环境下舰船数据多信道并行调度方法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年16期

2 滕道明;;播种质量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设计—基于多跳多信道和高效中继节点[J];农机化研究;2018年06期

3 杨柳;赵明涛;;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多信道选取模型设计与改进[J];现代电子技术;2017年16期

4 蒋晓峰;;移动通信设备中的多信道选取模型设计与改进[J];数字通信世界;2017年09期

5 李鸿强,苗长云,李兰友,李学坤;多信道共用方式电话线路扩容装置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李进良;麦穗华;;无中心控制多信道选址通信体制的分析[J];移动通讯装备;1987年04期

7 汤锦基;;介绍CCIR新课题71/8[J];移动通讯装备;1987年05期

8 谢宝英;;课题71/8——使用无中心控制多信道选取技术的陆地移动系统(包括消费类系统)的技术和工作特性[J];移动通讯装备;1987年05期

9 邵顺德;;国产化自动拨号多信道交换网[J];移动通信;1988年03期

10 李进良;;介绍CCIR报告741—2《多信道陆地移动调度通信系统(与PSTN互连或不连)》[J];移动通信;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志如;潘锦;杨德强;;基于电磁理论时间反演技术的分时多信道丛林目标探测系统[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李霞;吴哲昊;;多信道水声传感器网络的信道指派算法[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3 童珉;;多信道广播智能监管系统[A];第18届全国互联网与音视频广播发展研讨会暨第27届中国数字广播电视与网络发展年会论文集[C];2019年

4 童珉;;多信道广播智能监管系统[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9年

5 张挺;赵东风;丁洪伟;;多信道多业务并行冲突分解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黄川;郑宝玉;;异构网络融合中多无线电多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吕浩;王旭飞;唐劲天;;多信道经颅磁刺激线圈阵列的计算机仿真与电流组态优化[A];2008年医疗仪器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李永红;;多信道复合通信及其数据采集在三峡水情遥测系统中的应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李凤花;杨震;张小雪;陈沿明;;基于802.11无线mesh网络多信道算法的改进[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秦彬;李礼;张春元;;多接口多信道无线ad-hoc网络的广播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捷伦IP核实现片上多信道[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浙江 胡月芬;几种多信道无绳电话机的对码技巧[N];电子报;2000年

3 王贤明;“超课堂”教学模式简述[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文可;决战传统网络CIENA挖掘网络潜在容量[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陈代寿;理性看待WiMAX[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二代三代 差异何在[N];人民邮电;2000年

7 舒春平;着力探索野战信息化指挥新办法[N];解放军报;2003年

8 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北电GSM-R跨越巅峰[N];通信产业报;2004年

9 宁顺波;某装甲旅21项成果为信息化建设加速[N];战士报;2009年

10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MMDS[N];人民邮电;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彩霞;VANETs中面向应用的多信道MAC协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杨博;基于信道预约的分布式多信道MAC协议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3 彭伟;多射频多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苗长云;有限用户多信道共用系统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龙彦;协同及多信道场景下的认知无线网络资源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楠;多信道动态频谱感知方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杨德强;隐藏目标时域多信道探测系统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高广恩;多信道优化算法及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挥;认知无线网络多信道MAC协议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李昀照;多信道无线自组网速率控制与信道切换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桃;基于TDMA的多信道MAC协议[D];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2019年

2 周显东;车载无线通信中多信道MAC协议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3 李光一;多信道分布式自组网按需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范邵泽;多射频多信道无线Mesh接入网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李楠楠;基于多信道技术的无线体域网MAC协议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6 杭荣南;面向临近空间网络的动态多信道MAC协议[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7 赵阳;多信道TDMA自组织网络链路调度算法研究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陈宇鹏;车联网多信道协议与协议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9 徐振宇;非授权频段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10 党嘉伟;5G与Wi-Fi系统在未授权频段的共存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18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18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