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及性能优化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92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全双工技术
1.1.2 大规模MIMO技术
1.1.3 中继通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全双工自干扰消除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大规模MIMO技术研究现状
1.2.3 全双工中继通信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大规模MIMO的全双工双向中继残留自干扰分析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残留全双工自干扰模型
2.2.2 频谱效率
2.3 渐近频谱效率及残留自干扰抑制分析
2.3.1 传统功率降低方案渐近频谱效率推导
2.3.2 一般的功率降低方案的情况
2.4 数值结果和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想情况下全双工双向中继频谱及能量效率分析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系统频谱效率
3.2.2 系统能量效率
3.3 中继采用MRC/MRT时渐近SINR分析
3.4 中继采用ZFR/ZFT时渐近SINR分析
3.5 性能比较及能量效率分析
3.5.1 MRC/MRT与ZFR/ZFT之间的性能对比
3.5.2 用户对数对频谱效率性能的影响
3.5.3 能量效率分析
3.5.4 全双工模式与半双工模式的对比
3.6 数值结果和讨论
3.6.1 频谱效率
3.6.2 用户对数K对频谱效率的影响
3.6.3 能量效率分析
3.6.4 全双工模式与半双工模式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理想情况下全双工双向中继性能优化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独立用户信道估计可达速率分析
4.3.1 独立用户信道估计
4.3.2 系统可达速率下边界
4.3.3 和速率近似表达式
4.4 复合用户信道估计可达速率分析
4.4.1 复合用户信道估计
4.4.2 复合信道估计和速率近似表达式
4.5 性能评估及优化
4.5.1 两种导频发送方案性能对比
4.5.2 功率控制
4.6 数值结果和讨论
4.6.1 基于统计信息的系统和速率
4.6.2 独立和复合用户信道估计的性能对比
4.6.3 功率优化
4.6.4 对比其他模型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和贡献
5.2 研究展望
附录A 命题 4.1 的证明
附录B 定理 4.2 的证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新雷;杨霖;杜嘉良;;联合时移和空间划分方法抑制大规模MIMO导频污染[J];通信学报;2017年02期
2 黄文超;;大规模MIMO天线设计及对5G系统的影响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年05期
3 刘亚娟;;MIMO系统中均衡与预编码技术的对比研究[J];信息通信;2017年07期
4 龙恳;闫冰冰;刘月贞;杜飞;;基于空时域压缩的大规模MIMO导频污染抑制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7年07期
5 黄陈横;;5G大规模MIMO高低频信道模型对比探讨[J];移动通信;2017年14期
6 赵静仪;金小萍;王晓琴;王琳;金磊;;空间调制系统检测方法在5G大规模MIMO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5年34期
7 张书畅;;大规模MIMO系统中导频污染研究进展[J];广东通信技术;2016年05期
8 尚国武;李辉;;大规模MIMO系统中导频污染空域降低方法[J];通信技术;2016年08期
9 王明辉;金红军;王文勇;;大规模MIMO预编码算法研究与分析[J];通信技术;2016年09期
10 顾朝志;李俊红;;阵元间距对室内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J];电子设计工程;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峰;张小飞;;MIMO雷达中幅相误差下的联合角度和多普勒频率估计[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信息技术与安全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高昊;张旭东;;MIMO雷达对抗中的资源管理策略[A];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5年
3 张亚婷;席安安;黄志忠;;新体制MIMO数字阵列雷达的发展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雷;丁大勇;;MIMO系统中基于延拓梯度的盲信道估计算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谢伟良;杨涛;;天线设计对MIMO性能的影响[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6 武翠琴;李艾华;张振仁;;MIMO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建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方华京;杨铭熙;;MIMO系统的性能鲁棒控制问题[A];1993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满化录;刘中仁;;一类MIMO对象的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满江虹;武玉强;初学导;;MIMO系统的加权一步超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马俊;刘皓;王军;唐友喜;;MIMO迭代检测研究[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佚名;MIMO天线与载波聚合对5G有多重要[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遥歌;华为分布式MIMO带给用户更好体验[N];人民邮电;2017年
3 ;安捷伦推出MIMO接收机测试仪[N];人民邮电;2008年
4 若水;华为3D MIMO,大幅提升现网频谱效率[N];人民邮电;2018年
5 张阳;3D-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2)[N];人民邮电;2019年
6 张阳;什么是3D-MIMO大规模阵列天线?[N];人民邮电;2019年
7 大唐电信集团;大唐移动布局TD-LTE多天线技术领域,推动3D MIMO技术发展[N];中国电子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致挺;无线MIMO接收机中信号检测器和信道译码器算法与架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刘爱华;多载频稀疏MIMO雷达DOA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张战战;全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通信系统的干扰分析及性能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刘宝宝;复杂环境下MIMO雷达角度估计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宫健;复杂电磁环境下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Bui Quang Chung;基于多用户三维MIMO通信系统的张量盲接收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7 肖丽霞;基于空间调制的大规模MIMO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解芳;MIMO系统中的线性预编码及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廖昕;MIMO无线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王阶;MIMO系统中的定向干扰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雪娇;MIMO雷达自适应目标跟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孙坤;基于MIMO无线网络的吞吐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3 胡竞戈;平流层MIMO通信系统信道建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齐弼卿;大规模MIMO稀疏信道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5 张斌;MIMO雷达稀疏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6 丁春辉;大规模MIMO低复杂度检测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7 张聚栋;MIMO引信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8 杨竺鹏;高铁移动通信系统中分布式MIMO关键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9 黄菲;3.5GHz 5G大规模MIMO数字多波束阵射频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10 法奇;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9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2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