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时频联合处理的扩频分集接收方法

发布时间:2020-10-23 20:4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日趋复杂,多数场景下信道呈现出双弥散特性。信道的快速时变特性,使得在单一时域或者频域研究信道特性,以及提出抑制信道衰落方法更为局限。时频分析方法善于处理时变信号,对研究时变信道也具有先天的优势,陆续也有学者提出时频联合处理的均衡算法,以抑制信道衰落的影响。本文基于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对快衰落信道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给出信道的动态频谱和动态功率谱。相比于时域的冲击响应以及频域的频谱和功率谱密度,该方法更清晰地反映出在每一时刻,信道对应的频域分量和幅值。多普勒扩展引起的信道快衰落,使得分集合并方法的性能有所下降。本文给出了联合多径-多普勒分集的概念,多径时延和多普勒扩展均可对信号的分集接收产生增益。信道的分解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来完成,处理后的信号由接收信号的时移和频移信号线性组合而成。然而,该方法的实现依赖于扩频系统中扩频码的自相关性,而且在多普勒频移较小的情况下性能改善较少,频域的多普勒分集数目也受扩频增益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时频联合处理的分集合并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分集合并性能最好的最大比合并方法,本文选用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在时频联合域分析接收到的信号和信道估计序列,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将对应的时频分布矩阵按列线性卷积,并删除部分高频多普勒分量。从理论公式推导、时频图分析对比、系统误码率分析等角度,本文验证该方法在抑制多普勒频移方面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为优化算法的性能,本文基于归一化等效噪声带宽和聚集度的衡量标准,给出相对性能优异的窗函数类型和窗长度。同时,考虑到时频分析算法的计算量较大,在保持算法性能的同时,本文通过减少窗函数的重叠率,以降低计算量。在推导出加窗的信号失真损失与窗函数重叠率之间的关系后,以误码率为标准,将最小重叠率限制在75%左右。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11.2
【部分图文】:

小尺度衰落,信道建模,特性研究,实时变化


c) PWVD d) SPWVD图 2-1 BPSK 信号的时频图2.3 小尺度衰落信道建模及特性研究无线信道是实时变化的,对其特性的精准分析也变得相当困难。随着无

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信道


图 2-2 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的关系种大尺度衰落信道模型有三类,分别是自由空和 IEEE 802.16d 模型。在忽略地表障碍物的条件估计收发两端接收信号的强度[50]。 模 障 碍 物 类 型 , 可 以 预 测 市 区 的 路 径 损 耗 , 适

框图,框图,复高斯白噪声,瑞利


图 2-3 Clarke 模型的实现框图在每个分支中,首先在频域生成复高斯白噪声,然后经过多普勒滤波其进行滤波,使得频率分量经历多普勒频移。最后,复高斯白噪声经过 IF块转换为时域信号。将输出的实部和虚部相加。即可构造出服从瑞利分信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长安;;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系统设计讨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年11期

2 李文君;孙建国;潘志刚;焦中科;;采用四重分集接收技术抑制信号衰落[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3 李岗;;分集接收技术在水下通信中的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1期

4 吴健,唐海,冯志超;光分集接收中的孔径效应[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5 邬法潛;;采用分集接收的技术经济效果分析[J];北京邮电学院学报;1963年S1期

6 李坚;骆曹飞;;用于猝发通信的短波分集接收技术[J];通信对抗;2008年03期

7 罗万团;方旭明;程梦;赵亚军;;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多天线分集接收方案[J];通信学报;2014年06期

8 谢俊国;;多天线智能分集接收系统的设计[J];电脑与电信;2014年07期

9 余顺园;;基于多天线分集接收的信号调制识别[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20期

10 Philip Pratt;;可调高效多通道高性能分集接收机[J];电子产品世界;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紫微;移动多用户通信环境下的空时分集软处理[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2 曹志华;空时分集接收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李东武;协作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兆训;双瑞利衰落下分集接收和中继系统性能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郑霖;脉冲超宽带通信中的多用户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马驰翔;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基带同步算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秋菡;基于时频联合处理的扩频分集接收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陈铸;数字分集接收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张睿;数字分集接收机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4 穆柏新;移动OFDM分集接收与多普勒频移估计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5 汪忠伟;警用数字集群系统选择式分集接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6 李康;基于分集接收的短波数字多通道信道化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7 施鹄;DD-OOFDM城域传输系统中SSBI/SSMI等损伤抑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8 涂秀梅;OFDM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李忞詝;CMMB分集接收天线及基站阵列天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10 吕磊;自由空间光通信分集接收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3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53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