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中充电器的布置和调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5:21
   在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依靠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由于其自身储能的限制导致整个网络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影响了网络性能。伴随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采用无线充电的方式获取能量,从而促进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的诞生和发展。这种新兴的传感器网络由于其充电的便捷性以及带来的传感网整体寿命提升而获得较为广泛的关注。然而,无线充电技术也伴随着高强度的电磁辐射以及较高的能量损耗等问题,对其在现实中的应用推广造成了障碍。本文针对静态充电器的布置和移动充电器的调度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优化网络充电效用,提高整体性能。对静态充电器的布置,我们首次考虑电磁辐射安全,给出一种安全充电条件下使得充电效用最大化的静态充电器布置方案,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移动充电器的调度,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去除一些不合理的假设,给出一种面向随机事件获取中的充电器和传感器联合调度方案,对实际应用有较大指导意义。总体来说,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一、我们首次将安全充电和充电器的布置联合起来考虑,提出一种安全充电下的无线充电器布置方案PESAo在PESA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设计一种无线充电器的布置方法,在保证充电区域内任意位置电磁辐射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整个传感器网络的充电效用。二、在PESA的处理中我们通过使用区域离散划分将问题转换为多维O/1背包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的近似算法来解决。为了进一步提高运算的速度,我们又提出二次区域划分的方法来优化我们的方案。我们证明此算法好于PESA问题最优解的(1-ε),并且电磁辐射强度的阈值更小、覆盖半径更大。最后我们通过设置仿真实验和现场实验来对我们的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在充电效用上我们的结果好于先前工作的45.7%。三、对移动充电器调度方案的设计,我们提出一种面向随机事件获取中的充电器和传感器联合调度方案CHASE。在CHASE中,我们的目标是综合考虑充电器的充电时间和传感器的工作时间来完成移动充电器和传感器的联合调度,从而最大化随机事件的监测质量。四、在CHASE中我们通过将问题进行分解给出快速解决此问题的近似算法。之后我们通过仿真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我们的算法具有较小的能量消耗,低于基准算法的37%和较高的能量效用,高于基准算法的53%。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P212.9;TN929.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
        1.1.2 无线可充电传感器网络
    1.2 问题与挑战
    1.3 本文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工作
    2.1 安全充电问题
    2.2 静态充电器的布置问题
    2.3 可移动充电器的调度问题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无线充电相关模型介绍
        3.1.1 充电器充电模型
        3.1.2 传感器充电效用模型
        3.1.3 电磁辐射强度模型
    3.2 随机事件监测相关模型介绍
        3.2.1 传感器工作和能耗模型
        3.2.2 事件发生与监测模型
    3.3 数学模型介绍
        3.3.1 多维0/1背包问题
        3.3.2 旅行商问题
        3.3.3 子模函数最大化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种安全充电下的充电器布置方案PESA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2.1 系统模型
        4.2.2 问题形式化
    4.3 基本解决方案
        4.3.1 区域离散化
        4.3.2 问题重构与近似算法
    4.4 优化解决方案
        4.4.1 重区域划分
        4.4.2 移除策略给定下的近似最优布置方案
        4.4.3 移除策略选择与性能分析
    4.5 仿真实验
        4.5.1 参数设置
        4.5.2 基准算法设置
        4.5.3 性能比较
    4.6 现场实验
        4.6.1 实验平台
        4.6.2 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种随机事件获取中的充电器和传感器联合调度方案CHASE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系统模型
        5.2.2 QoM的计算方法
        5.2.3 问题形式化
    5.3 理论分析
    5.4 解决方案的提出
    5.5 性能验证
        5.5.1 仿真环境设置
        5.5.2 基准算法设置
        5.5.3 能量消耗比较
        5.5.4 能量效用比较
        5.5.5 深入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简历与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俐,陈曦,赵千川,江永亨,管晓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简介[J];自动化博览;2004年01期

2 孙雨耕,张静,孙永进,房朝晖;无线自组传感器网络[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3 夏俐;陈曦;赵千川;江永亨;管晓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简介[J];自动化博览;2005年S2期

4 庄庆德;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4期

5 谢洁锐;胡月明;刘才兴;刘兰;;大田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J];现代计算机;2006年03期

6 李小遐;刘瑞霞;;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4期

7 吴春婧;郑明春;秦继林;;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08期

8 徐勇军;杨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J];电子产品世界;2006年19期

9 ;坚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适合苛刻的工业环境[J];电子设计技术;2006年09期

10 马华东;陶丹;;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及其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机舱WSN目标覆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2 李洪峻;面向入侵目标追捕的多回路无线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与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张德敬;基于虚拟坐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杨显辉;森林资源数据获取的移动Sink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毕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事件监测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石熙;数字水印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7 徐力杰;低占空比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调度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欧阳键;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冯森;面向智能配用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优化协议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10 徐毅;无线传感器网络低能耗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胥常杰;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D];青岛大学;2010年

2 黄铮;无线传感器网络连通与覆盖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彭一;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节点识别技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肖力;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车流量检测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丽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时空相关性的数据压缩[D];西南大学;2015年

6 何沐曦;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下基于MATLAB和OMNeT++的IEEE1588时间同步仿真[D];西南大学;2015年

7 黎凤霞;一种双极型多变量公钥密码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优化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晓彤;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奶牛健康监测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9 刘晓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董晓峰;畜禽养殖环境感知及动物标识技术装备集成研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4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54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