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短波令牌环协议研究与仿真

发布时间:2020-10-24 13:30
   短波自组网因其自动组织和抗毁性等特点,被现代通信系统广泛采用。短波令牌环协议是用于短波自组网通信系统中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该协议不但继承了无线令牌环协议公平接入、对单节点故障具有鲁棒性等优点,而且能快速适应拓扑变化,因此能有效保证网络的服务质量。首先分析研究了短波令牌环协议,并采用改进算法优化了短波令牌环组网后的传输效果。短波令牌环协议采用的组网算法会导致令牌环网出现不必要中继的问题,改进算法在令牌环邀请新节点结束后要判断令牌环中是否出现中继,如果出现则采用最近插入法调整令牌环的传输顺序表,将需要中继的节点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最后达到避免不必要中继的目的。其次,分析研究了短波令牌环协议中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令牌环扩环技术、节点掉落处理技术和环路碰撞处理技术。然后基于OPNET平台,对短波令牌环网络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令牌环的中继次数、吞吐量和时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组网算法的令牌环能有效避免不必要中继,提高网络的吞吐量,降低网络的平均时延。最后,基于VS2008平台,采用C++模块化设计,实现了短波令牌环协议仿真系统。系统验证了令牌环网组网流程、扩环流程、节点掉落流程、令牌中继流程和环路碰撞流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协议的状态机完整并正确,能实现令牌环组网和网络稳定的维护功能。
【学位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25;TP391.9
【部分图文】:

软件界面


图 4.1 OPNET 软件界面图4.1.2 短波令牌环网络建模本章通过 OPNET14.5 仿真平台对 HFTRP 协议进行仿真,验证网络性能。根据 OPNET 仿真平台特点与协议要求,进行网络模型、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的建模最后实现仿真[64-71]。(1)网络模型设计网络模型设置节点分布范围为 1000Km*1000Km。其中根据场景需要设置节点的通信范围;设置节点不同的启动时间来控制节点加入令牌环的先后顺序。节点在启动后按照协议组网完成后按照令牌环设置好的 TOL 顺序传递令牌,控制发送数据的顺序,实现令牌环的运转操作。(2)节点模型设计节点模型设置如图 4.2 所示,模型中所有节点均为该模型。节点模型中主要包含三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媒体访问控制部分和数据传输接收部分。数据处理部分包括 Traffic_gen 模块和 Traffic_sink 模块,Traffic_gen 模块主要负责产生

节点模


图 4.2 节点模型计介绍 Token_mac 的进程模型。Token_ma据发送和令牌环维护的工作,进程模型图是负责节点初始化,包含两个状态:Init点的初始化状态,主要负责节点地址等信本章节中主要统计令牌中继次数,数据传点形成自环的过程,包含 FLT 状,SFR 状下层接收机收到的信息(此处节点监听令接收机接收),若在 TCLT 定时器到期后FR 状态并认为周围不存在令牌环,则开环发生碰撞的概率,节点会在随机定时器点的加入并进入 SEK 状态。

对比图,令牌环,吞吐量,四节点


第四章 短波令牌环协议仿真减小而增加,当包到达时间间隔减小到 8 秒之后,网络的吞吐量,不再随着包到达时间的减小而增加。图 4.6 为两种不同组网方式吐量对比图。通过对比结果分析可知,改进后的令牌环吞吐量在包 8 秒时与未改进的令牌环无差距,但当包到达间隔低于 8 秒时,的吞吐量明显优于未改进的令牌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栋;于悦;吕辉;;某型短波电台声码话状态下功放报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中国军转民;2018年02期

2 王光秦;;浅谈提高小功率短波电台覆盖范围的措施[J];电子制作;2016年23期

3 奥卡姆剃刀;;短波电台:震时通信的最后保障[J];中国科技奖励;2013年05期

4 聆听;;入门级短波电台选购指南[J];现代通信;2009年05期

5 方超,冯金泉;短波雨量遥测处理系统简介[J];华东电力;1988年09期

6 乐子华;;水文数据通信方式[J];水利水文自动化;1988年04期

7 陈继荣;;山区报汛站使用短波单边带电台抗干扰的办法[J];水文;1988年05期

8 姜炳武;;一种用于小功率短波电台数据通信的调制解调器[J];电波科学学报;1989年Z1期

9 江晓风;;介绍一种适合我国的日产短波无线电台[J];计算机与网络;1989年06期

10 李振庭;霍明剑;;短波无线远距离通信在电力机车上的实现[J];电讯技术;198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曦;短波令牌环协议研究与仿真[D];南昌大学;2019年

2 宋晓健;复杂环境下短波电台测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王哲;短波电台及信道模拟设备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张志宏;人防无线数据传输和自动处理系统开发[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安红丽;一种战术短波&超短波车载天线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胡晓明;机载短波电台检测仪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史燕波;模块化短波电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宋启明;一种机载短波无盲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孙长景;短波天线自动调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郭凌云;数字化短波电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4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54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0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