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接收机均衡方案适定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0 15:40
可见光通信(VLC)技术集合了照明和通信两大功能,同时因其频谱资源丰富、无电磁干扰、绿色环保等优点成为近年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室内VLC系统中,因为反射光路径的存在,信号经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产生多径时延,从而导致码间串扰(ISI)。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的码间干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接收端的均衡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背景并简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然后,分析了可见光通信的系统模型和多次反射冲激响应,研究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指出码间干扰的存在会使系统性能变差。接着,针对可见光通信信道的时变及多径特性研究了时域均衡的原理和自适应算法,重点讨论了最小均方(LMS)算法。基于固定步长的LMS算法存在加快收敛速度与减小稳态误差的矛盾,提出了基于误差梯度的变步长LMS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LMS算法具有更优的性能。最后,研究了不带训练序列的盲均衡技术,针对常数模算法(CMA)收敛速度缓慢和对初始化敏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功率的CMA初始化方法,通过仿真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CMA的收敛速度。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929.1
【部分图文】:
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将光通信作为无线光通信的一种,传统的光无线通信主要研究激光和红外通通信的研究已较为完善,因为同属光无线通信范畴,对可见光通信的信道链模方法的研究可以借鉴红外通信的研究成果。系统模型见光通信系统的系统模型如图 2.1 所示,与传统射频无线通信不同的是,VL号发射和接收的不是天线而是光电器件,携带信息的是光强信号不存在小于般将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为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强度调制是光强的变化表征,而直接检测是指光电转换过程,即接收端产生正比于接收号。
图 2.2 朗伯辐射模型照强度标准,室内办公空间内的光照内光源时必须满足该范围。能源、对人体和眼睛无害、照明时间长、的首选光源,同时,LED 作为光通信的发方面,普遍选择白光 LED 作为可见光通信光照度太低,在室内环境中容易出现照明信系统中,为了符合室内光照标准需要同时接收平面的光照度分布,因此光源的布局 所示的室内光源布局模型。
图 2.2 朗伯辐射模型办公室光照强度标准,室内办公空间内的光照强度要高布置室内光源时必须满足该范围。布局具有节约能源、对人体和眼睛无害、照明时间长、发光效率色照明”的首选光源,同时,LED 作为光通信的发射机,其通信两个方面,普遍选择白光 LED 作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ED 光源的光照度太低,在室内环境中容易出现照明盲区且达见光通信系统中,为了符合室内光照标准需要同时使用多布决定了接收平面的光照度分布,因此光源的布局是影响系如图 2.3 所示的室内光源布局模型。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8085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N929.1
【部分图文】:
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将光通信作为无线光通信的一种,传统的光无线通信主要研究激光和红外通通信的研究已较为完善,因为同属光无线通信范畴,对可见光通信的信道链模方法的研究可以借鉴红外通信的研究成果。系统模型见光通信系统的系统模型如图 2.1 所示,与传统射频无线通信不同的是,VL号发射和接收的不是天线而是光电器件,携带信息的是光强信号不存在小于般将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为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系统。强度调制是光强的变化表征,而直接检测是指光电转换过程,即接收端产生正比于接收号。
图 2.2 朗伯辐射模型照强度标准,室内办公空间内的光照内光源时必须满足该范围。能源、对人体和眼睛无害、照明时间长、的首选光源,同时,LED 作为光通信的发方面,普遍选择白光 LED 作为可见光通信光照度太低,在室内环境中容易出现照明信系统中,为了符合室内光照标准需要同时接收平面的光照度分布,因此光源的布局 所示的室内光源布局模型。
图 2.2 朗伯辐射模型办公室光照强度标准,室内办公空间内的光照强度要高布置室内光源时必须满足该范围。布局具有节约能源、对人体和眼睛无害、照明时间长、发光效率色照明”的首选光源,同时,LED 作为光通信的发射机,其通信两个方面,普遍选择白光 LED 作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ED 光源的光照度太低,在室内环境中容易出现照明盲区且达见光通信系统中,为了符合室内光照标准需要同时使用多布决定了接收平面的光照度分布,因此光源的布局是影响系如图 2.3 所示的室内光源布局模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源泉;迟楠;;基于RGB-LED的高速双向可见光传输系统(英文)[J];中国通信;2014年03期
2 张华;宋正勋;刘冬彦;周晓兵;尹力会;;基于自适应OFDM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邓江波,侯新国,吴正国;基于箕舌线的变步长LMS自适应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4年03期
4 王峰,赵俊渭,李洪升,郭业才;基于倒三谱初始化的Bussgang类盲均衡算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7期
5 高鹰,谢胜利;一种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及分析[J];电子学报;2001年08期
6 覃景繁,欧阳景正;一种新的变步长LMS自适应滤波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7年03期
本文编号:2878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7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