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STM32和LTE网络的相关辨识发送机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11-17 00:08
   在电法勘探中,发送机的设计使用直接决定了勘探的效果。其中有一种基于伪随机信号所设计的相关辨识发送机,因为伪随机信号的特性,拥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对于这款发送机的研制目前还存在某些问题。首先,相关辨识的理论研究还在完善,基于相关辨识法的发送机设计还存在不足;其次,现有的发送机硬件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控制系统与功率转换模块的分离导致设备体积过大、价格昂贵等;最后,还没有发送机系统结合如今的网络信息技术。针对目前基于相关辨识法的发送机研制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STM32和LTE网络的相关辨识发送机。主要任务包括发送机硬件系统、发送机软件系统、功率转换、基于LTE网络的数据传输与控制。因发送机采用架构简单、高效的ARM Cortex-M4芯片并移植了强实时性操作系统uC/OS-II,同时结合了LTE网络技术,并实现了控制系统与功率转换结合,最后实现了结构简单、高效、可以远程操控的电法发送机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是绪论部分,简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其次简介了相关辨识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发送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这部分主要包括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两大部分。系统硬件设计部分介绍了系统硬件架构,各个硬件分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过程。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含了系统软件架构,各个子任务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过程;最后展示了发送机系统的实验测试及结果。论文中相关辨识发送机的主要创新点包含:采用简单、高效的CPU,移植了强实时性操作系统,整合了功率转换模块,结合了LTE网络,实现了发送机结构简单化、任务响应快速化、系统实用化、操作控制远程化。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31.3;TN929.5
【部分图文】:

相关辨识法,相关辨识,脉冲响应


第二章 相关辨识原理相关辨识原理为主,对用于系统设计的思想进行简单括相关辨识法的原理与 m 序列信号的特征,同时简识过程。识法利用相关法来测定被辨识系统脉冲响应的一种方法。用相关辨识方法,可以得到效果很好的脉冲响应,且。相关辨识法的基本框图如图 2-1 所示:

系统框图,来源,图片,任务设计


由主控系统架构可知,它拥有 9 组 GPIO(通用输入、输出接口)用来连接足够的外围设备,其次含有 7 个定时器来实现系统任务设计,同时拥有丰富的通信接口(SPI、I2C、CAN、UART1~6)实现设备的通信功能。

原理图,卡槽,原理图,卡座


3.2.2 存储设备硬件电路设计理论上在相关辨识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运用已知的 m 序列信号作为辨识方法的输入信号,但是为了数据处理的严谨性,系统同时采集系统发送端的实时信号并存储至系统的存储设备中,这样可以消除发送机系统本身对于发送信号的干扰。为了满足系统这一设计需求,扩展了系统丰富的外围存储设备,如下所述。(1) SD 卡硬件设计SD 卡卡座硬件电路如图 3-3 所示。其用于插入 SD 卡,用于存放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发送机发送信号采集数据的存储。同时为了便于仪器设计,SD 卡座采用竖着放置,预留了相应的接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佳莹;;浅论3D打印技术在展示设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9年03期

2 刘冬;;浅论如何做好现代展览的展示设计[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4期

3 张蔚霞;;利用校服设计培养学生的主角意识[J];文教资料;2017年11期

4 刘增泽;冯杰;;实验与理论相交替的物理教学设计探讨[J];物理通报;2017年10期

5 赵敏;;我国幼儿园园服设计以及应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8年17期

6 朱宗仰;;设计与文化的关系研究[J];艺术品鉴;2019年21期

7 康雷丹;;多功能化与高校体育馆设计的研究——山东大学体育馆设计[J];艺术品鉴;2017年01期

8 许垚鑫;;设计中的设计[J];明日风尚;2016年22期

9 王瑜;;信息设计中图表信息设计的运用[J];数码世界;2017年02期

10 董素英;;如何驱动学生的深度学习[J];未来教育家;201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凌洲;计算机辅助织物创新设计与制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2 罗天洪;网络驱动的协同设计几何模型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李保建;协同设计中的协作支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年

4 谭武征;基于知识的概念创新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崔卫华;产品多领域协同设计过程的CCM-A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于加晴;基于分解的设计过程重用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容芷君;基于群体决策的协同设计过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荆洪英;面向产品设计质量的设计过程及其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9 李楠;一种用于分布式设计资源集成的设计活动建模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刘征;匹配过程的产品设计开发前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筱颀;符号学在文化器物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

2 李静芳;插画的动态化设计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

3 王辉;基于STM32和LTE网络的相关辨识发送机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4 王沙;旅游纪念品的可持续性设计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吴婕妤;情感体验模式下传统糕点设计的视觉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6 戴多;可移动集成建筑在游居空间的设计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7 胡一哲;基于饮食体验的食物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9年

8 王凯;新型抹灰机的设计与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6年

9 郑辉;LTE-A Pro测试终端系统PDCP层和RLC层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10 刘玉贤;基于老龄化视域下城市地铁站空间中的包容性设计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6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86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