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新型路由协议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12-07 12:33
随着无线网络业务不断增长,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作为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5G)技术融合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将在5G时代承载越来越多的网络压力。IEEE 802.11系列协议作为WLAN沿用的标准,不断为新的场景及需求进行演进,如IEEE 802.11ax关注用户密集化场景,IEEE 802.11ay工作在60GHz毫米波频段,采用波束赋形对抗干扰。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正是一种结合了IEEE 802.11协议持续发展的新需求与新场景的新型WLAN,它引入了波束切换天线与路由技术,以区域性的高速传输和保障密集用户群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为目标,通过一定的路由协议形成无线自组织多跳网络,实现区域内节点间终端设备直连的特性,具有可支持密集化用户群体、窄波束传播等特点。在异构化的5G网络中,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可与蜂窝网络协同工作,融入5G网络架构以承载部分流量压力。在用户越来越密集的场景下,网络中的路由协议...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收发节点感知信道同步
方法需要选取收发两端节点同时感知到的可用带宽中的发节点的忙碌与空闲时间需要在同步的环境下。但在实处的网络环境导致它们对信道的感知不同,对信道忙碌同步的。束切换天线的环境下,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因为窄波束载波侦听范围角度更小,更容易导致收发双方节点载波信道的繁忙程度作出不同的判断,导致可用带宽计算的图 2.3 收发节点感知信道同步
图 3.1 IEEE 802.11 DCF 机制CF 机制,假定本网络中传输机制是 RTS/CTS 机制,考虑到ackoff 时间,经典的可用带宽估计算法的主要思路可以表示1 tr 1 icT TP CT T 个观测周期,iT 是T 时间内的信道空闲时间,trT 代表传输时延包进行传输时在信道中发生碰撞的概率。波束切换天线时,由于波束方向的角度比全向天线窄,会出在接收或发送,但其目的节点不处于节点2n 所在的方向,此1n 现在正处于忙碌状态,并认为从2n 到1n 的链路上,信道是为空闲时间,从而导致估计误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节间参数,而是将问题转化为不需要时间同步的问题。节点来说,其物理层中的信道利用率 可以表示为式(3-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TCPDump检测网络数据[J]. 彭文波. 计算机安全. 2006(07)
硕士论文
[1]定向无线自组网链路可用带宽预测与跨层路由研究[D]. 黄太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2]基于QoS的无线多跳网络中机会路由算法的研究[D]. 周明.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D]. 朱马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03258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收发节点感知信道同步
方法需要选取收发两端节点同时感知到的可用带宽中的发节点的忙碌与空闲时间需要在同步的环境下。但在实处的网络环境导致它们对信道的感知不同,对信道忙碌同步的。束切换天线的环境下,这个问题尤为关键,因为窄波束载波侦听范围角度更小,更容易导致收发双方节点载波信道的繁忙程度作出不同的判断,导致可用带宽计算的图 2.3 收发节点感知信道同步
图 3.1 IEEE 802.11 DCF 机制CF 机制,假定本网络中传输机制是 RTS/CTS 机制,考虑到ackoff 时间,经典的可用带宽估计算法的主要思路可以表示1 tr 1 icT TP CT T 个观测周期,iT 是T 时间内的信道空闲时间,trT 代表传输时延包进行传输时在信道中发生碰撞的概率。波束切换天线时,由于波束方向的角度比全向天线窄,会出在接收或发送,但其目的节点不处于节点2n 所在的方向,此1n 现在正处于忙碌状态,并认为从2n 到1n 的链路上,信道是为空闲时间,从而导致估计误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本节间参数,而是将问题转化为不需要时间同步的问题。节点来说,其物理层中的信道利用率 可以表示为式(3-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TCPDump检测网络数据[J]. 彭文波. 计算机安全. 2006(07)
硕士论文
[1]定向无线自组网链路可用带宽预测与跨层路由研究[D]. 黄太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
[2]基于QoS的无线多跳网络中机会路由算法的研究[D]. 周明.北京交通大学 2016
[3]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Mesh网络信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D]. 朱马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0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903258.html